铁扇美文网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爱情故事 哲理故事 心情故事 鬼故事 睡前故事 励志故事

宋慈探案之毒阎罗宋慈(宋慈探案之毒阎罗宋慈)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宋慈探案之毒阎罗宋慈)最新章节

时间: 2024-03-23 14:52:49  热度: 91℃ 
点击全文阅读

  但宋慈也是有备而来,便对身边的护卫道:“陆祥,庞煜,你们把马车上的客人去请进来,让他来见徐大人。”

  两名护卫抱拳行礼之后,便下堂出门,将马车上的武德庭请到了大堂上来。

  当徐扬,徐班二人看到武德庭“死而复生”,重新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二人不约而同地都惊叫出声,身体也不断往后退却,瑟缩。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徐班惊恐地自言自语。

  徐扬虽然没有说话,但满眼的惊恐已经表明,他内心所受的震动不比徐班来得少。

  宋慈道:“武德庭,你把前因后果都说一下吧,天师观中怎么跟我说的,现在也怎么跟他们讲。”

  “是,大人。”武德庭应了一声,便开始将武氏父子与徐扬之间的恩怨纠葛,娓娓道来。

  等到武德庭把话说完,徐扬却嘲笑他道:“武德庭,你说了半天,终究只是推测而已,你父亲只是推测,你也只是推测,你们既没有亲眼看到是本官杀死了崔文川,也没有铁证来证明本官是杀害崔文川的凶手。严易呈上‘鱼龙献宝’那天,本官只是多喝了几杯,酒后失态而已。”

  武德庭道:“如果只是酒后失态,那么徐大人有什么理由,要置我们父子于死地呢?在严易呈上‘鱼龙献宝’之前,徐大人跟我们父子还是有说有笑的不是吗?为什么呈上‘鱼龙献宝’之后,就突然发狂了?难道酒劲来得那么猛烈,那么迅速吗?”

  武德庭这几句反问,声色俱厉,一时之间倒是把徐扬给问住了。宋慈见徐扬久久不说,便催促道:“徐大人,请你马上回答武德庭的问话。”

  然而没用,即使宋慈催促,徐扬也似乎打定主意不再开口,他只是垂着头,闭着眼,看上去像睡着了一般,管家徐班与三位家丁也一个德性,不管宋慈怎么问话,但凡牵涉到徐扬杀害武氏父子的动机,以及徐扬是否杀害崔文川这件事情上,全都装聋作哑,闭口不谈。

  武德庭急道:“宋大人,这些人只是装傻充愣,他们明明知道,却还在负隅顽抗,在下请求宋大人对他们行刑,恐怕只有这样才能迫使他们开口。”

  宋慈沉默了一会儿,道:“德庭,你不要急,本官会继续追查下去的,待手中掌握了充足的证据之后,不怕他们不招。”

  武德庭道:“宋大人,这些人早已结成攻守同盟,非用刑不能瓦解他们的意志。”

  宋慈道:“用刑得来的口供,本官不屑一顾,更不会轻易采信。他们可以沉默,可以结成攻守同盟,本官一无所惧。等到事实查清,铁证如山之时,他们即使一言不发,本官照样可以将他们定罪,到那时,他们自会明白,所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绝对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宋慈这一番说辞,如天雷在云层之中滚动,虽未电闪雷鸣,暴雨狂风,却自有刚猛雄浑,不怒而威的气魄,吓得几个家丁眼神游离,不复有方才的镇定。

  “开建县县丞何在?”宋慈又问。

  这时,从堂下站立的人群中,便走出一位四十多岁,身着青绿色绸缎官服的中年男子,向宋慈作揖道:“下官何士宽,拜见宋大人。”

  宋慈道:“何大人,如今开建县知县徐扬违法乱纪,须入狱收监,诸般县务,暂由你来处置吧。”

  何县丞道:“是,宋大人。”

  宋慈道:“你先派衙役,领我提刑司护卫,将徐扬徐班一干人等,绑赴狱中收监。”

  “是,大人。”何县丞又应了一声,便派出几名精干衙役,协同提刑司护卫,将徐扬徐班等人绑缚之后,暂且押下堂去了。

  宋慈又令开建县县丞何士宽,主簿赵之焕,县尉杜松等三人留下,其余人等,各司其职,全部从堂上退去了。

  人员走散之后,宽阔的大堂一时空旷寂静下来,提刑司与县衙两部骨干,便就徐扬杀害武氏父子之动机,以及徐扬是否杀害画师崔文川展开讨论。

  只听萧景说道:“大人,下官认为,徐扬杀害武氏父子之原因,一如武德庭所说,没有别的了。正是三月九日那天的晚宴,‘鱼龙献宝’事件突发,令徐扬以为自己杀害崔文川并沉尸东湖的事实,已在武氏父子面前暴露,故而处心积虑,要杀死武氏父子,如此而已。

  只是为何要杀死崔文川,这当中恐怕另有重大隐情,要不然,徐扬连法雨寺纵火案,姜家七尸毒案,如此大案,都俯首认罪了,又何必死死咬住这件命案不放呢?”

  周辕道:“大人,萧兄所言甚是。按武德庭所述,崔文川应该是在为徐扬的湖心别馆作画期间,得罪了徐扬,并为他所杀,而尸体就沉在东湖之中,依下官之见,我司当先去东湖,因东湖是命案现场,当有线索可查。”

  宋慈沉思片刻,道:“今日已晚,明日辰时,即往东湖查看。”

第四十六章 以画代口

  东湖是开建县东面,一个几乎呈正圆形的湖,因此又名“龙眼湖”。此湖四面茶山竹山环绕,仿佛一颗碧绿色的翡翠,嵌在同样碧绿色的群山之中,放眼一望,只觉得水清风净,山色湖光,满目清爽,令人超然如在五行之外,不在尘世之中矣。

  宋慈不禁对陪同前来的何县丞叹道:“此地果然优美,丝毫不逊江南山水,难怪徐扬会看中湖心岛,并在上面修筑别馆了。”

  何县丞道:“然而正像宋大人所说,这别馆其实也没真正修好,更没正式投入使用,就匆匆停工,从此大门一锁,徐大人再没去过,实在令人难以琢磨。”

  宋慈道:“不难琢磨,再好的风水宝地,一旦变成命案现场,也便如凶宅无异了,谁还有心再去呢。”

  何县丞道:“宋大人说得也是。”

  说话间,宋慈便已从堤岸一路下到湖边,见湖边近岸处,停着一大一小两只木船,显然,这两只木船,正是为去湖心别馆而准备的。

  此时远看湖心别馆,在清早艳阳之下,琉璃瓦光彩奕奕,左右两幢楼阁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中间以回廊沟通,既显得气派非凡,又有幽深清丽之情调,不觉令人倾倒。

  宋慈叹道:“不愧是大手笔啊,没想到别馆建得如此讲究。”

  何县丞道:“谁让人家岳父是有名的富商呢。”

  正说着,湖心岛上传来喊话声道:“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知县徐大人的别馆,你们没事去别处玩。”

  何县丞道:“放肆,这位是广南东路宋提刑宋大人,本官是开建县丞,你等速速划船过来,接受问讯。”

  那人犹疑了一会儿,便划着停在别馆面前的一只小船过来了。

  等那人到了宋慈等人近前之后,县丞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让你守在这里的?”

  那人道:“小的李朴,是徐知县徐大人雇我守在此处的。”

  何县丞道:“守在这里作甚?这别馆不是早就废弃了吗?”

  李朴道:“徐大人未言废弃啊,只是他公务繁忙,没空来此,又怕别馆无人,馆内东西会被人偷,于是就雇小的来守。”

  何县丞道:“你是何时来此值守的?”

  李朴道:“就是别馆停工以后啊,停工前这里都有人的,徐大人的管家带着几个家丁都在,所以不须要看管,一旦停工,这里没人了,徐知县就雇我前来值守。”

  何县丞道:“就你一人吗,这荒野之地,你又怎么吃饭呢?”

  李朴道:“明天会有人来替我。值守别馆的一共有两人,我们每两天一换,来之前带足干粮tຊ就行。”

  何县丞道:“知道了。现在宋大人与本官要进别馆查看,你来领路吧。”

  李朴道:“未经徐大人允许恐怕不好吧。”

  何县丞道:“徐大人已经被捕下狱了,你最好清醒一点。”

  李朴一哆嗦,道:“那好,那小的领路就是。”

  于是众人分头往三只船中坐下,划至湖心岛,来到了别馆面前。到了近处,宋慈才知,别馆两幢楼,各有名字。左边一幢,叫“东喜楼”,右边一幢,叫“庆湖楼”,两幢楼用了“东湖喜庆”这四个字来命名,可谓匠心独运,寓意吉祥。

  宋慈在东喜楼前驻足一番之后,便令李朴打开房门,进入楼中查看起来。

  别馆毕竟没有完全竣工,因此里面的陈设其实非常简单,楼上楼下很快就看尽了,也没什么异常发现,只觉得壁上窗上一些彩图,画得非常精美,众人议论纷纷,何县丞说那就是崔文川的手笔。

  宋慈驻足欣赏,赞美一番,道:“走,穿过回廊,去‘庆湖楼’看看。”

  于是众人便遵照宋慈的意思,前往“庆湖楼”查看。

  “庆湖楼”显然比“东喜楼”要修得更加成熟,里里外外基本算是竣工状态了,屋里的陈设也明显要比“东喜楼”丰富。各式的桌子,椅子,书画,香炉,几案,书架……无不精雕细琢,华丽精致。

  而正当众人津津有味地留连观赏间,武德庭却挠头奇怪道:“我记得这书桌边的青铜鼎明明是一对啊,现在怎么只剩下一只了?”

  宋慈道:“你如何知道这青铜鼎原先是一对的?”

  武德庭道:“这对青铜鼎是我父亲送的贺礼啊,一只是龙纹的,一只是凤纹的,是特意为了庆祝别馆落成,从有名的礼器店‘崇古堂’买来的,我印象很深,不会有错的,但现在只剩下一只龙鼎了。”

  何县丞道:“其中一只会不会被徐知县拿到别处去了,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