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策(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小说)在线阅读全文-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小说免费阅读完结版全文
一旦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江南的粮食运不到京师来。
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当官的。
更多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百姓。
朱厚照清清嗓子,准备说正题。
“户部诸位有劳了,为我大明鞠躬尽瘁,回头本宫会向父皇美言几句的。”
叶淇心想,美言不美言是其次,千万别扯什么幺蛾子就好......
结果朱厚照果然话锋一转,说道:
“那个啊,叶大人,本宫有个事情,想要你协助一二。”
叶淇心里不详的预感越来越严重。
“殿下请讲......”
“在下能帮,一定尽力。”
其实他的心里话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再让你插手户部的事!
十来个户部大臣都差点乱成一锅粥,再加一个太子,岂不是彻底算不清楚了?
朱厚照一瞅,大概就能猜到叶淇的心里不太乐意。
不过他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打好腹稿后,朱厚照说道:
“叶大人应当有所耳闻,最近京师天寒地冻,百姓都以烧炭取暖,可恨那些商户们奇货可居,硬生生的让木炭价格翻了数倍。”
“原本一斤木炭顶多三五文钱,可如今翻倍到了三四十文钱了哩,身为户部尚书,你应当知道吧?”
叶淇眨眨眼,很快反应过来了。
坏了。

太子怎么开始如此关心百姓了?
这样下去,自己户部尚书的活还怎么干?
到底是听陛下的,还是听太子的?
他心里忐忑,敷衍道:
“殿下关心百姓,乃是大明之福。木炭一事,臣略有耳闻,陛下的政令是让各地寨所官兵齐力砍柴烧炭,保证皇城所需,殿下忽然提及此事,是想......”
朱厚照斩钉截铁的说道:
“没错,本宫正是找到了新的法子。”
“以往百姓都是烧木炭取暖,近来本宫发现,煤也可以烧。”
叶淇看了朱厚照好一会。
又狐疑的上下打量他一番。
太子看着......没病啊?
谁不知道煤可以烧?但是有人烧吗?
大家都不傻,那些快冻死的百姓更不傻。
燃煤取暖,不就是嫌自己死的太慢了吗。
叶淇憋着不满,依旧是那副笑脸,说道:
“太子殿下能想到新法子,着实是用心了。”
“不过,还是要结合实际来看,若是脱离了现实的话,再好的法子也用不上。”
朱厚照哪里晓得苏策说的是无烟煤,他只知道木炭能烧,煤也能烧。
见叶淇话里有话,十分不满。
“本宫找你不是来商讨到底法子行不行,就是来让你开个河运凭证的。”
“不过,这等小事,不必禀告父皇了就。”
“本宫要与友人合伙,从大同府运来煤炭,解眼下京师百姓无炭可烧之困局,你不要阻拦本宫,阻拦了就是与大明百姓的生计作对。”
朱厚照从一日日的朝议上,也学聪明了。
不就是扣帽子吗?
谁不会似的!
反正只要父皇不知道,等到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一切都处理好,就万事大吉了。
到那时,再给父皇一个“惊喜”也不迟。
眼下,叶淇是骑虎难下,脸色十分难看,好像吃了耗子一样苦哈哈的。
一方面,他不想让太子过多插手户部的事。
另一方面,漕运凭证又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开的东西。
每一份都要上报陛下知晓。
甚至户部有专门的给事中,就是为了禀报此事。
“殿下,殿下!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为好......漕运一事干系大明命脉,马虎不得啊!”
“不必计议了!你现在就给本宫开!本宫的话你都敢不听,莫非是想抗命不成?”
‘不是,殿下,这样有违常理啊......’
“......”
“常理?本宫的话就是常理!你到底开不开!若是不开的话,本宫这就去找度支司的侍郎来,本宫倒要看看他是不是也有你这么大的胆子!”
“......”
两人一番针锋相对,到了最后叶淇也起了脾气,索性不装了,直接壮着胆子说道:
“殿下若一意孤行,那就怪不得臣禀告陛下了!”
“等到事情捅到了养心殿,陛下自有裁决!”
第148章 们看得出来吗
最终事情还是朝着朱厚照不愿意看到的地步发展了。
养心殿,御书房中。
弘治皇帝面色阴沉,背着手在御案之前,左右踱步。
他实在搞不懂。
朱厚照作为储君,自己已经把能给的一切都给他了。
要参政议政,带他上朝。
要改善朝政,让他推行新法子。
要实行政令,给他开海了。
怎么翻来覆去,太子就是不知道为自己考虑考虑呢?
“叶师傅,你来说说,到底是太子的错,还是你的错。”
“漕运一事到底是谁在管,为何捅到朕这里来了?”
弘治皇帝郁闷的不得了。
整天好像就忙着给朱厚照擦屁股了。
堂堂皇帝,总是给储君善后。
这成何体统?
叶淇大气不敢出,生怕触怒弘治皇帝。
他看了眼在一边的萧敬,得到了一个鼓励的眼神后,斗胆说道:
“陛下,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太子殿下一心为国,只是臣眼拙,实在不懂太子殿下要做什么,这才特此来请示陛下,望陛下论断一个结果出来。”
叶淇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可谁都能听出来他语气里的冤枉。
不过,弘治皇帝转念一想。
叶淇好像做的又没错。
他只是在完成本职工作,遇到太子出来,横插一杠罢了。
这种事换做谁都会这么冤枉。
于是乎。
弘治皇帝的怒气自然而然的就到了朱厚照身上。
当他冷冰冰的眼神从叶淇身上,到朱厚照这边时。
朱厚照下意识的一哆嗦。
好像遇到了天敌一般。
“父......父皇,儿臣是真心想为大明百姓造福。”
“木炭本来就有代替品,为何独独抓着昂贵的木炭不放呢?”
弘治皇帝勃然大怒。
“普天之下,谁不知道那煤能烧?”
“可偏偏只有你聪明,只有你懂烧煤取暖的道理?那些冻死的百姓都不知道么!”
“好啊,好啊!”
“朕有你这么个太子,真是好啊!”
他气极而笑,眼神里带着浓浓的杀气。
“萧伴伴?”
“朕的鞭子呢!”
萧敬连忙道:
“陛下,万万不可!”
“太子殿下亦是千金之躯,打坏了不值当啊。”
没人给皇帝递鞭子,弘治皇帝就自己去找。
找了一圈之后,却怎么也没有发现。
朱厚照心里止不住的打鼓。
整个御书房中气氛宛若凝冰。
叶淇在旁是大气都不敢出。
太子殿下啊太子殿下,你说你在哪里“造福百姓”不好?
非要跑到户部来。
但凡在工部也好,刑部也罢。
造点新玩意,亦或是帮忙断个案都行。
偏偏要到户部来。
要知道眼下正是国库空虚,整个户部都处在为填补四处赈灾所需的银子焦头烂额的时候。
陛下也整日派人去户部盯帐,实时汇报进度。
那些内阁大臣们都恨不得把户部榨出水来用。
这么个节骨眼上,太子您糊涂呀!
当然这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息,让太子殿下受苦了。
朱厚照跪坐在地上,尽管身体已经屈服了,可心里还在较劲。
他是怎么也想不通。
为什么就没人相信他。
终于,弘治皇帝找不到鞭子,只能胡乱在太子身上踹了几脚。
“父皇要打便打,父皇要骂便骂,但儿臣始终只有一个请求,那便是给儿臣开一个河运凭证。”
朱厚照的犟脾气一旦上来了。
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可偏偏这时候,弘治皇帝也在气头上。
他每天看着折子上报的数目,各个地方每日都有数百民众冻死。
弘治皇帝爱民如子,他则能不痛心?
“你要凭证,朕就偏不给你!”
“其他事朕可以由着你的性子来,唯独这件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旋即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行!”
“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