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青沈珩新上小说免费推荐-薛青沈珩全文无弹窗阅读
君越一笑,道:“大事上头,老朽不会犯糊涂。”
众人暗自松了口气,将话题继续引到均田制上。
“圣上久居高位,等闲不会想到这茬,若说此次均田制的提出跟那群文翰司学士无关,我是万万不能信的。”
“文翰司几次三番坏我们好事,实在碍眼。”
“顾钧益走得早,顾家没有一个管事的长辈,薛青小儿不知天高地厚,行事愈发猖狂。”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该让她吃点教训了。”
第367章沈珩,别忘了你姓什么
君越从王家出来后,幽幽叹口气,道:“将君家在朝中能说得上话的族人都请过来吧,要出大事了。”
侍从道:“家主,逍遥王要请吗?”
君越上了马车,犹豫了半天,还是道:“请吧,他到底姓君不姓景。”
沈珩收到消息,匆匆赶到君家祠堂。
这里除了君越,就属他身份最高,从门口走进来时,一些君家人略带异样地看着他。
沈珩与君家族人的关系不算亲厚,全因沈珩的母亲是当朝长公主。
来之前,他们多少听到了一些风声,隐隐猜到与这次均田制有关。
圣上削弱世家的心思昭然若揭,只是不知沈珩会在君家和景家的利益中如何抉择。
君家家训是精忠报国,可是身为世家大族,总有些不同的声音。
若是大敌当前,他们会毅然决然与皇族站在一边。
可太平时期,无法忍受守护的皇权对他们利益的侵犯。
沈珩进来后,先向家主行礼,而后君家族人纷纷向他行礼。

君越指着旁边的座椅道:“坐吧。”
虽是晚辈,但架不住他身份高。
沈珩坐定后,君越率先开口,道:“想必大家对云卢县丈量土地,统计人丁之事有所耳闻。”
沈珩消息灵通,自然也听说了。
君越道:“云卢县传来的消息,一旦丈量统计结束,就要施行均田制了。”
一个君家族人轻咳一声,道:“若只是云卢县倒还好,顾小公爷还遣人去了常中县,那里有君氏大量屯田,一旦实行均田制,数千农田交与朝廷重新分配,君氏族人将损失惨重,流离失所。”
他说得难免夸张,君家百年底蕴,岂会因区区一个常中县的屯田而让族人流离失所。
他们怕的,是均田制在全国推行开来,河间本家的数万亩屯田也将不复存在。
这也是所有世家担忧的结果。
圣上已经磨刀霍霍,要向世家出手,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君家族人议论纷纷,言语间皆是要阻止薛青在云卢县和常中县推行均田制。
君越道:“今日王家牵头,集聚了二十几个世家在王府商议这事,王丞相那里已经派人去云卢县了。”
沈珩皱起眉头,确认道:“二十几个世家?要一起对付薛青?”
君越有些诧异沈珩的插嘴,道:“非是对付,而是让她知难而退。”
沈珩歪了身子,轻笑一声,道:“二十几个老头子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知难而退,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君越沉下脸,知道沈珩的舌头不饶人,没想到在祠堂里他还吊儿郎当,没个正形。
君家一个族人以为沈珩在圣上与世家的对弈中,打算站在圣上那边。
便道:“世族的威严是百年积累下来的,容不得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挑衅。知道圣上霸道,近两年世族在朝堂上一退再退,可若是连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田地都要拱手相让,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祭祀祖宗。”
君越也适时警告道:“沈珩,别忘了你姓什么。”
沈珩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道:“我自然姓君。”
喝着君家的茶,自然是君家的人。
君越对他这么说还算满意,道:“常中县得有人去一趟,在座各位谁有意愿过去,将顾小公爷拦上一拦。”
这不是个好活儿,毕竟薛青代表的是圣上的意愿,枪打出头鸟,所有世家把君家当做出头鸟,君家被架上火上烤,也不得不派出人去。
一个在兵部任职的族人道:“家主,我去吧。带些兵马守着君家田地。”
君越摇摇头,道:“太强硬了。”
另一个在户部任职的族人道:“家主,不如我去,几位同僚也在那里,大家好说话。”
这是打算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出了疏漏,圣上怪罪下来,罪过自然落到薛青头上,但户部的人也落不了好。
君越再次摇摇头,道:“云卢县和常中县的县令都是今年的寒门士子,就算没有户部的人,也能将此事做出来。”
沈珩这个时候站出来道:“我去吧,之前在江南,跟薛青有点儿交情,若能兵不血刃解决了,对彼此都有好处。”
君越看了一眼沈珩,沈珩的身份在薛青之上,若不能以交情劝服,也可以势压人。
况且顾钧益死得壮烈,还曾与沈珩的父亲君晋是同袍,他们并不想与薛青闹得太僵,生生落下欺负人家儿子的名声。
再者说,沈珩这一表态,未尝不是站在君家这边的意思。
君越点点头,道:“若你愿意,自然再好不过。”
-------------------------------------
汤显在县衙里气得浑身发抖,道:“太卑鄙了!他们竟然散播谣言,说丈量土地是要开辟围场、修建行宫,统计人丁是要强征徭役!近些日子,咱们去哪儿、做什么,都会被一群百姓阻拦。派去解释均田制的衙役反被说成妖言惑众!这样下去,怎能推行均田制!”
汤显正是常中县县令,他性子稍软,比不得高怀得民心。
现在云卢县的各项事宜稳步推进,但是常中县却举步维艰。
薛青一路过来,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头,他看在眼里,惭愧在心里,可是面对当下的局势一筹莫展。
在听过薛青解释均田制后,他深知均田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那些百姓不知道,偏信乡绅的蛊惑之言,认为他们在行不义之事。
平沙那边接到一只飞鸽,看到纸条上的内容后匆匆过来,在薛青耳边耳语一番。
薛青眼神发冷,道:“明日再去。”
隔日,薛青带着汤显来到了长梁乡,不出意外地又遭到无数百姓阻挠。
大概知道法不责众,他们一个个手执农具,堵在大路上,对着官府的马车满是敌意。
薛青从马车上下来,跟在他后面的汤显扬着手道:“乡民们,稍安勿躁。”
汤显和一些衙役又是一顿解释,不知是否是汤显苦口婆心的话打动了长梁乡的乡民,长梁乡的乡长竟然请薛青下地考察。
汤显以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欢欢喜喜带着薛青下了农田。
就在两人陷入一片泥沼之时,一个衣着朴素的乡民手持锋利的锄头,向薛青袭击而来。
第368章沈珩,我不会伤害你
汤显下意识挡在薛青面前,喊道:“小公爷当心!”
薛青一把将他推开,硬生生受了这一锄头,那锄头明显是被打磨过的,右肩膀瞬间渗出血来。
衙役们这才涌上前来,护着薛青和汤显,拔出腰间的佩刀,直指乡民。
那些乡民看到衙役手里的刀纷纷警惕地后退两步,可眼神中的敌意依然未消。
刚刚伤了薛青的乡民不知不觉退到人后。
薛青被衙役护着离开,仍然留下一句:“不得伤人!”
汤显看到薛青的伤口,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再回头看看一个个视他们为仇敌的乡民。
他瞬间涕泗横流,径直跪了下来,道:“乡亲们啊,你们醒醒吧。”
“你们知道镇国公是多大的官儿吗?她大可以锦衣玉食,高坐庙堂,对百姓不管不顾,可她还是来了。
有哪个贪官奸臣会踩着满脚泥泞,从京都赶到穷乡僻壤宣政。有哪个贪官奸臣被你们打伤还叮嘱衙役不得伤人。”
他举着双手,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我这一手老茧,我也是穷苦出身,举全族之力才供养出我这么一个二榜进士。我在进京赶考前一晚,还在往地里挑粪。
你们听信那些油头肥脑的乡绅煽风点火,为什么就是不肯信我这么一个和你们出身一样的寒门县令。
乡亲们,你们看看身上的补丁,脚下的烂鞋,家中还有几斗米?多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这日子真的过得好吗?”
乡民们对堂堂县令给他们下跪的行为十分震惊。
一声又一声的质问让他们不由得开始反思。
在他们眼里,县令已经是天大的官职了,今天能来堵人,不过听信乡绅所说,法不责众,看到衙役刀剑那一刻不可避免有些害怕。
所幸那位京都来的大官没有计较。
他们互相看看面黄肌瘦的亲族,第一次对传闻中的政令有些动摇。
乡长意识到了什么,忽然问道:“刚刚是谁伤了京都来的大官儿!快站出来!别连累大家伙儿!”
所有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