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烨结局+番外下载番外(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热推完整版小说阅读_朱允烨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
时间: 2025-04-29 20:18:08
热度: 6℃
点击全文阅读

皇祖父安排各藩分布各地自然有深远考量。
这个江山终归属于咱们朱家所有。
只要有各位藩王共同守护,何愁江山不安定?此外,本宫从无削减藩王权力之意。
四叔尽管放宽心便是。”
经过这番话语,朱棣终于放松了许多。
他最担忧的就是这位太子对削弱藩王有所图谋。
此刻听见朱允烨明确表态,总算卸下了心中负担。
想到这些,朱棣随即站起身形,郑重地向朱允烨致谢:“多谢殿下解惑。”
此时,朱允烨借着机会切入正题,问道:“想必您也知道,此番召唤回京的缘由所在?”
朱棣立即回答:“是的,臣已接收到殿下的诏命,也知晓召回的理由了。”
紧接着朱允烨阐述了自己的计划,“这一批火器是我专为远征东瀛而打造,旨在早日彻底击溃他们。”
听到“踏平东瀛”
四个字,朱棣立刻明白其中的分量。
他知道近年来倭寇侵扰沿海地区的情况。
朝廷因为无力彻底肃清海盗,只能颁布海禁政策。
然而朱允烨竟有志直捣黄龙!不过在朱棣心中,这并非易事。
昔日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曾试图讨伐不驯服的东瀛人,却屡屡受台风阻挠惨败收场。
即便是唯一攻抵东瀛内陆的一次军事行动,亦因对当地地理条件陌生,最后无功而返,之后再无人提及讨伐之事。
如今即便面对倭患复现,朝廷仍然不敢轻易染指那个孤悬海外的岛国——毕竟不仅路途迢遥,而且缺乏退路保障。
作为一名将军,朱棣深深懂得在考虑胜利前更应评估失败的风险才是正确抉择。
对于这样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的战略决策显然很少有人敢于尝试。
所以当他听到朱允烨雄心勃勃的提议时不禁感到十分意外。
但聪明的他并未直接表达怀疑意见,而是委婉询问:“臣是否可以先行检验这些火器的真实性能?以此能够使臣心里更有底一些。”
朱允烨心中暗笑,显然是因为对方尚未完全相信自己的能力。
“看来,只有当朱棣亲眼目睹佛朗机炮的强大火力之时,他才会真正认可我的决心。”
“如此,我便让四叔见识一下新式火器的威能!”
大明火器测试之地设于金陵城郊之外的深山之中。
此地远离闹市,人迹罕至,正是理想的实验场地。
朱允烨偕同朱棣来到这里。
看守此处的不仅有一名将军,还有锦衣卫的一位千户。
两股力量分别负责公开和隐秘的安全防护,以免有人闯入刺探消息。
当他们看见朱允烨到来时,赶忙上前拜见行礼:“臣等恭迎太孙殿下、燕王殿下。”
朱允烨微微颔首示意他们起身,并在随行众人的引领下,前往存放佛朗机炮与燧发枪之处。
见到排列整齐的新火器,朱棣不禁感叹其设计别致引人注目,光是造型就已非比寻常!
朱棣恭敬道:“恳请太孙殿下为臣演示一番。”
朱允烨答应后,立即有人协助推动数门佛朗机炮至空旷场地进行调试,操炮手汇报:“启奏太孙殿下,佛朗机炮准备完毕。”
朱允烨轻声道令:“开始吧。”
随着一声令下:“遵旨!”
操作士兵走向佛朗机炮前,点燃露出的引信。
刹那间,炮响震天,弹丸自炮膛激射而出。
早有准备的众人预先捂住耳朵以防噪音冲击。
然而对于朱棣来说,从装填至发射过程并无特别之处,心中暗自疑惑:这就是所谓新式的威力?
然而接下来的情形让朱棣彻底震惊。
只见一名士卒将佛朗机母炮中使用的子炮取下置于一旁,再迅速将另一个预装填完成的子炮插入,再次点燃,顷刻又是一声巨响……这般持续不断射击,让朱棣目瞪口呆——这新型火器果然非同凡响!如此快速发射令人瞠目结舌啊!
还未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待佛朗机炮展示结束,朱允烨又递给朱棣一支燧发枪让他尝试。
虽外形看似与当今流行的火铳相似,但具体操控差异明显。
经过朱允烨的教导,朱棣很快掌握了如何使用这种新枪,再次为其性能所震骇——相较传统火铳击发更加敏捷高效,并且最可贵的特点之一在于即便遇到雨天仍可正常发挥作用,大大增强了实战中的可靠度。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允烨最后甚至推出来了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配合先前演示的佛朗机炮及燧发枪展开一轮覆盖性的火力表演。
这一场景令朱棣记忆深刻无法磨灭。
随着轰隆声传来,红夷大炮投射出去的炮弹直扑远方靶标;随即佛朗机炮迅速跟进补充火力输出;之后则轮到众多的燧发枪手齐声轰鸣。
此刻,朱棣脑海不由浮现一幅画面:倘若敌方漫山遍野冲杀而至,先被红夷大炮清扫出片片血痕路径,接着佛朗机炮疯狂轰炸引发阵阵混乱惊恐;即便付出巨大牺牲勉强突破防线近身交战,迎接他们的则是已蓄势待发的密集枪林弹雨——该是何等绝望恐怖的画面呀!
朱棣忍不住浑身一震,看向朱允烨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这位侄子实在是太惊人了!自己绝不能与他为敌。
见到朱棣这样的神情,朱允烨便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位叔叔已被那些强大的火器所震慑。
他微笑说道:“四叔觉得这些火器还行吗?”
朱棣连忙回应道:“何止是还不错!”
“微臣斗胆说一句,这些火器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兵器!”
听到朱棣的称赞,朱允烨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不知四叔可愿将这些火器送往蓝玉将军处?”
朱棣一听这话,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太孙殿下请放心!臣定会亲自将火器完好无损地交到蓝玉大将军手中!”
看着朱棣的信誓旦旦,朱允烨带人返回了金陵城。
准备妥当后,他打算择日动身,并在临别前找到了蓝雪沁。
“我让我的四叔给蓝玉将军运送一批新式火器。”
朱允烨说道,“如果你有书信或其他要交付的东西,可以交给我转递。”
蓝雪沁听闻此事,无比兴奋,于是准备了一些物品交给朱允烨代为转交。
没过多久,朱棣带着这批珍贵物资连同蓝雪沁的东西踏上了驶往东瀛的道路。
另一边,蓝玉已抵达东瀛一段时间。
自踏上这片土地以来,他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那些东瀛军犹如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大片城池相继沦陷。
攻占每一座城池之后,蓝玉都严格执行屠杀令——不论男女老幼,皆不留活口。
然而,战争越持久,越让蓝玉感到困扰。
如今,许多残余势力逃进了绵延的山脉中,凭借熟悉的地形进行最后的挣扎。
而太孙殿下的指令是彻底剿灭他们,不容许任何后患。
面对这种情况,以经验丰富的蓝玉自然心中有数,他决定采取放火烧山的方式逼迫这些东瀛人现身。
就在他准备下令执行时,一个消息传来:“启禀大将军!燕王朱棣前来!”
燕王朱棣?怎么会是他来了?蓝玉疑惑地想着,按照常理,这位亲王现在不应该还在自己的封国北平待着吗?
后来才得知,朱棣从海外出航,一路历经波折最终抵达东瀛。
一登岸,他看见明军士兵守备海岸,顿觉亲切,当即笑呵呵地问:“蓝玉大将军人在何处?本王想见他一面!”
士兵确认对方身份后立即躬身行礼:“回禀燕王殿下,蓝玉大将军此刻正在深山围剿东瀛残部。”
朱棣微微点头,“去告诉他,就说本王携数百门火炮以及上千把燧发枪到达了!”
上百门火炮和上千支燧发枪?这些是从哪里来的?随即蓝玉恍然大悟——这一定是太孙殿下的援军!顿时,蓝玉心生无限感激。
随后,蓝玉命令士兵迎接燕王,大声说道:“恭迎燕王殿下!”
不久之后,朱棣迅速赶至蓝玉身侧。
“参见燕王殿下!”
蓝玉拱手行礼,语调依旧平静而不失礼节。
朱棣凝视眼前的蓝玉,心中感叹其一贯的倨傲神态丝毫未改。
他不禁暗自思索:那位侄儿究竟是如何驯服这位倔强老将的?但转念一想,无论怎样,眼前之人终究是大明当仁不让的第一猛将,即便如自己,也需对其充分尊重。
因此他微微低头施了一礼:“大将军安好!”
随后,他继续说道,“按照监国之命,我特地为您准备了一些全新的火器。”
说罢,便从随行物品中取出佛朗机炮与燧发枪呈于蓝玉面前。
面对这些陌生的新式装备,蓝玉眼神略显困惑,“这是何物?”
对此,朱棣没有半分啰嗦。
临出发前,朱允烨已详尽传授这些武器使用方法,他胸有成竹地当即演示了一次佛朗机炮的使用。
看着蓝玉惊讶的表情,不禁联想到自己当初初窥其威力时同样震撼的模样,忍不住暗暗一笑。
接着他又展示了燧发枪,并当着蓝玉面再次示范。
蓝玉的目光渐渐炽热起来——这无疑是个极为强大的作战利器!尤其看到那佛朗机炮后更令他激动不已,困扰许久的问题似乎找到了解决方案——若要清除那群躲藏在山上不愿就擒的日寇,现在有了这些火炮助力便可水到渠成。
随即,蓝玉将这些新型燧发枪分发给士兵,并且郑重告诫他们:“将这片区域彻底包围住,十人一组结队而行,凡有山间窜逃人员,皆射杀毋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