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全文(沈晚晚陆回)我命薄你福厚,天生是一对全文畅享阅读
惑满脸狐疑地问道:“啊?王爷怎么知道我兄长会有应酬?”
陆回的唇边便荡开一抹笑意,由衷夸赞道:“你兄长才情不错,不出意外的话,他今日应该能稳进前三。按照这种诗会的惯例,前五的人会被盛情款待……”
话没说完就听耳边响起一道欢呼声。
沈晚晚是真兴奋,要知道,抛开皇子王爷这层身份不谈,陆回本人的学识亦是得到了很多大儒的亲口褒奖。
连他都说兄长才情不错,可见兄长这次冲进前五名问题应该不大了!
“我不回去了,我要在这里等着,等兄长的诗作送出来后,我要亲自张罗帮兄长扬名的大事!”
陆回挑眉:“你就这么想帮你兄长扬名?”
沈晚晚瞥了他一眼,确认他话中没有嘲讽之意,纯属好奇,这才说道:“兄长要参加来年的恩科考……王爷不用参加科考,许是还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想从五湖四海的学子中脱颖而出,真才实学固然重要,然而名气也同样重要。”
“我就打个简单的比方吧,假如你是考官,两份差不多同等水平的考卷摆在你面前,学子甲籍籍无名,学子乙才名远扬,那么当你再看这两份考卷时,是不是就会下意识地对学子甲的要求宽松一些?”
陆回:“……”
确实,毕竟考官对于有才情的人,多少都会生出些惜才之心,与之对应的便是容错率则要高一些。
见他蹙眉若有所思,沈晚晚便知道他也认同自己这话,说道:“看吧,连你都有这样的心思,现在知道考前扬名的重要性了吧?”
父亲是寒门出身,她家祖上往上追溯三代,也就父亲一个吃朝廷俸禄的人,所以,兄长要想走仕途,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老老实实走科举出仕。
既然要走科举出仕这条路,自然就不能错过考前扬名的机会。
她在这件事上帮不上兄长什么忙,也就能干点跑腿的活了。
可惜,沈晚晚到底还是没能亲自操上这份心。
一个中年妇女忽然跑到跟前来,抓住她的手腕就吱哇嚎叫,一边嚎叫还一边要给她跪下。
沈晚晚吓一大跳,连忙将人扶住,又连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那妇人一路狂奔而来,此刻又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话说得比满头跑散开的发丝还凌乱。
最后还是一个乞儿过来说道:“这位大婶家的儿子,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七哥就指点她过来找你,说你给人看肚子特别厉害!”

七哥就是初七。
小乞儿是初七手下的众多小弟之一。
沈晚晚闻言便看向那妇人,见那妇人一个劲儿朝她猛点头,满是皱褶的脸上又是泪又是哀求,可怜巴巴地望着她。
于是她便也不再多言,就要跟着那妇人走,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同伴。
于是她又扭头对陆回道:“今日多谢你了啦,九公子。”
她能这么快赶过来帮兄长解围,多亏了对方的好马。
还有那半碗胡椒面,要是没有那半碗胡椒面的神助攻,她想拆穿那赵家主仆的阴谋,只怕还要再多费一番功夫。
所以,忌惮归忌惮,该说得谢谢还是要说的 。
后者倒也没推辞,收下这份谢意,又目送她走远后,方才转眸望向一处。
时值年关,街面上能从早热闹到晚,视线所及之处全是晃动的人头。
一个背上背着个背篓,和一个手里拎着包熟食的年轻男子从人群中挤出来,径直走到陆回跟前,然后躬身行礼。
陆回交代了二人一番。
二人再次躬身一礼,等陆回转身离开,二人这才往扶风笑客栈去。
此时客栈门前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有像初七这样的乞儿,有穿着儒袍的说书人,也有口齿伶俐的跑腿闲汉。
这些人聚集在这里,都只有一个目的:等着挣帮人扬名的钱。
是以,当这样的队伍里又多出两人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过多注意。
既便有那想上前来攀谈的,但见二人神情严峻,一副不好沟通的样子,也都歇了心思。
然而内心却在不住腹诽:他们挣的就是口才钱,这两人嘴巴闭得比蚌壳还严实,面相也凶,一点儿都不讨喜,一看就不是吃这碗饭的人。
于是便也不再关注他们。
两人要的就是这效果,他们可是王爷的暗卫,自幼便接受各种训练, 能上刀山也能下火海,结果却要跑来干这帮人扬名的事情……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两个暗卫此刻一点跟人交谈的欲望都没有,各自找了个位置和众人一块等。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左右,客栈小二捧着一页宣纸出来。
雪白的宣纸上是墨迹未干的诗作。
小二将那诗作诵读一遍,并报出是何人所著。
于是那家人的小厮便眉开眼笑地摸出钱袋子找人帮自家公子扬名。
除了初七以及他的几个小兄弟,以及那两个暗卫,其他人立马一涌而上争相自荐。
小厮挑中了几个看着比较机灵的小伙子,盯着他们将诗作背下来后,便每人给了一块碎银,催促他们快快去传唱。
抢到活的几人揣着银子喜滋滋地跑开干活去了。
紧接着又有诗作出来。
每出来一首诗作,客栈前的人便少一波,等最后一首诗作出来,门前就只剩下了稀稀拉拉的十来个人了。
初七不免有些着急起来,他经常干这种活,知道诗作出来的顺序都是按照排名顺序来的。
越早捧出来的诗作排名越末尾。
按照以往的惯例,如今只剩下头名这一个名额还未出。
也就是说,沈公子要么是落选了,要么是头名……沈公子真能拔得头筹吗?
初七又兴奋又紧张,抓耳挠腮的,恨不能将脑袋伸进内场去瞧瞧。
两个暗卫却十分淡定,直到看见客栈小二又捧着宣纸出来,并报出沈元礼的名字,两人这才上前去,将小二诵读出来的诗作默默在心中复诵了遍,确认记牢后,便各自扭头离开。
一同离开的还有初七和他那几名小兄弟。
“这位沈公子可是沈姐姐的亲哥哥,大家待会儿传唱时,都给我拿出吃奶的劲儿,谁要是敢偷懒,老子捶死谁,听见没有?”
“放心吧七哥,我们哥几个肯定不藏力气!”
“保证将沈公子的诗作传遍大街小巷!”
客栈小二听着这声音,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心说还好还好,幸亏有人愿意帮沈公子免费扬名。
……可惜都是群小乞儿,也不知道这些小孩子行不行啊。
第53章 贵人圈
客栈门前就只剩下了五六个人,还都垂头丧气。
谁能想到呢,今日诗会拔得头筹的,竟然是个寒门学子。
瞧瞧,连个侯场发喜钱的小厮都没有。
至于说花钱雇他们传唱扬名,就更加没指望了。
心中这样想,几人愈发沮丧了,只恨前头发挥得不够好,没能早早抢到活。
不过沮丧归沮丧,几人谁也没离开,而是都将目光投向了客栈小二。
身份有贵贱,才情却不分贵贱。
碰到才情好的,但是又囊中羞涩的寒门学子,客栈便会主动帮忙出了这份扬名的钱。
这也是诗会的规矩。
不过客栈出的钱不多就是了,但也好过空手而过不是?
几人重新打起精神,目光灼灼地望着客栈小二。
后者果然扬声说道:“今日诗会上拔得头筹的是沈公子,沈公子全名沈元礼,江南金陵人士,你们可都记住了?”
几人面面相觑,这是要雇佣他们所有人的意思吗?
完了完了,客栈出的钱本来就不多,他们这么多人再一分,只怕更不剩下什么了。
心中的沮丧再浓一分。
其中还有个人直接歇了心思,怂头搭脑的转身离开。
客栈小二也不挽留,而是望着剩下的五人,见他们点头称是,方才拿出五串铜钱来。
正巴巴望着他的五人一下子瞪圆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一串铜钱有一千枚铜板,拿去钱庄能兑换一两银子呢!
客栈今日怎么这般大方,居然给一吊的工钱,比前头那几家给的都高!
五人一扫之前的沮丧,瞬间就顿悟了什么叫“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前头那个沉不住气率先退出的人,则懊悔得捶胸顿足,深刻领教了遍什么叫“悔不当初”。
可惜,世上最不可能出现的便是后悔药。
客栈小二又交代了那五人一番,这才说道:“辛苦诸位了。”
不但工钱给得高,连态度居然都如此正式!
那五人再次震惊了下,不由得又细细品了遍 手中的诗作,这一品便明白过来,他们这些人虽然不能跟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们比,但多少也有些鉴赏水平,眼下他们即将要传唱的这首诗,用字虽然朴素,但却字字珠玑,意境深远,充满灵气,读起来如同一副画卷般徐徐铺开,令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如此好的佳作,不怪客栈这边会大力吹捧!
客栈小二一眼就看穿了这五人的眼中的恍然,心想你们懂什么,掌柜之所以要力捧这头名佳作,不仅仅是因为人家这首诗的确作得好,还因为我们掌柜有心想补偿沈公子。
好好的来参加诗会,结果却让条疯狗给咬了口,沈公子顾全大局没有追究,让客栈免除了一场麻烦,掌柜这才会自掏腰包雇人帮沈公子扬名。
没错,这五吊钱工钱, 都是顾掌柜给的,按照以往的惯例,他们客栈顶多拿出一百文钱。
不过这些,客栈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