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许迪(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许迪全集无弹窗阅读)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许迪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笔趣阁(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许迪)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时间: 2025-04-14 09:53:04  热度: 10℃ 
点击全文阅读

“快准备点鞭炮,汽车过来了。”

张朝阳手里的鞭炮被拿走了,许笛捂着耳朵,张朝阳捂着团团的耳朵,暖暖不害怕,圆圆最兴奋。

其实,团团也不害怕,但是张朝阳一直觉得二闺女太安静,总觉得她胆子小。

噼里啪啦,鞭炮响了,绑着大红花的汽车也停下来了。

许强把新娘子扶了下来,许笛过去接人,张朝阳招呼新娘子娘家的男客。

秋霞穿着许笛做的大红裙子,头发盘起来,一侧带着一串红色的花,许强从南边带回来的。

“新娘子真漂亮,那裙子,真好看!”

“还有头上的花,跟真的似的。”

“还有红皮鞋,带跟呢!”

……

看热闹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许笛引着新娘子进屋了。

许家房子是砖瓦房,宽敞的很,比城里宽敞多了。

新娘子的亲戚没想到许家条件还真不错,院子居然有席面,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许强带着秋霞,给爷爷奶奶见了礼,还有他爸妈。

接着,新娘子进了许强之前住的房间,他们不在家住,东西都在城里摆着呢。

许笛过来陪着新娘子,许强出去招呼客人了。

院子里,已经开始摆桌了,要开席了。

连荤带素,一桌子十个菜,肉菜还占了一半。

新娘家的亲戚很满意,许家准备的很好,有面子。

张朝阳陪着新娘的哥哥们做主桌,军人,公安,还是有一些共同话题的。

许佳端了饭菜过来,让新娘子吃一点,折腾一早上了,指定饿了。

“谢谢小佳!”

“不客气,二嫂。”

许佳上了大学以后,打扮的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的。

“谢谢姐!”

“不客气,今天是最漂亮的新娘子。”

几人也算熟悉,聊着天,气氛相当不错。

院子里,放了十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吃的热火朝天。

暖暖她们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场景,觉得稀奇。几个孩子,被安排在一张桌子边,连带娘家那边过来的孩子,单开了一桌席面。

院子里热热闹闹,新娘子家的人吃好以后,和新娘子说了会话,就准备离开了。

开车的司机是许强的同事,负责把人送回去。

等张朝阳他们吃完,已经下午了。

桌子板凳,碗,盘子,盆都是借来的,背面都写着各家的姓名。

许俊带着村里半大的小伙子,开始挨家挨户的送回去。

大师傅也送走了,做流水席的给了红包,离开了。

院子收拾好,这场婚礼就算结束了。

许父和许母还有许大哥一家先坐车离开了,许笛她们自己开车,没着急。

又和爷爷奶奶说了一会话,看着天色不早了,才准备离开。

昨天杀了一头猪,还剩一些肉,还有炸好的丸子,许二婶一家分了一些。

“爷爷奶奶,二叔二婶我们回去了。”

“开车慢点,不要着急。”

许笛一家人开车离开了,许强的婚事圆满完成。

第240章新邻居

五一之后,张朝阳回了部队。

走的时候和许笛说了,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回不来了。

许笛没有问原因,张朝阳没有说,就是不能说。

许笛现在已经很知足了,张朝阳升没升官她不清楚,但是涨工资了。

从南边回来以后,张朝阳交给许笛的钱,明显增多了,不是之前的数目。

许笛打算,下次休息,她要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门市出售,趁着现在价格低,买上几个,以后租金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买这个院子,奶奶给了一万块钱。许笛手里还有三万多块钱,之后这一年多,张朝阳的工资又攒下一些,没有动老本。

主要是许笛学校有补助,她们吃喝花费有限。

家里种了蔬菜,养了鸡,许笛还时不时的从空间里偷渡一些吃的出来。

算着手里的积蓄,买三个门市都用不了。

“妈妈,妈妈,咱家旁边有人住进去了,搬过来好多东西。”

圆圆跟着吴奶奶去买肉了,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

“是吗,咱们有新邻居了。”

许笛她们这个胡同的院子都是独立的,不是大杂院。

她家住第三家,第二家一直没有人,第四家住着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十多岁的年纪。

一家四口,不知道经历过什么,喜欢关着门过日子。

许笛她们搬过来一年多了,几乎没有来往。也不知道这回搬过来的邻居是什么情况,好不好相处?

“妈妈,新邻居家也有小孩子,我看见了。”

“那等邻居家忙完了,咱们去拜访一下。现在,不要过去打扰人家,知道吗?”

“我知道了,妈妈,我去和姐姐们说去。”圆圆倒腾着两条小短腿,跑去找姐姐们了。

许笛去后院锄草了,前两天下了一场雨,菜地里出了不少小草。

五月中旬了,之前育苗的菜秧子已经缓苗了,长势喜人。

上次张朝阳翻地的时候,把发酵好的鸡粪都撒在土里了。

在园子里忙活半天,吴姨做好饭了,圆圆过来喊妈妈吃饭了。

许笛洗洗手,进屋了。

中午吃的馄饨,猪肉小白菜馅的,鲜嫩多汁。

许笛今年扣的棚子,因为许强从南边带回来的大块塑料布,棚子弄的比较大,种了小白菜,菠菜,生菜,香菜……已经吃了好几顿新鲜蔬菜了。

下午,许笛带着孩子听英语,娘几个现在的口语进步很大。

当然,学的最不好的是许笛。

因为上辈子学过英语,形成的发音习惯,不能完全改过来。

三个孩子倒是发音标准,简单的对话说的很流利了。

“妈妈,门铃响了。”

圆圆有点坐不住了,正好,门铃响了,她可以起来活动一下了。

许笛起身去开门,圆圆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

“你好,我们是新搬来的邻居,我叫何静宜,这是我嫂子宋红旗,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一点吃食,请你们尝尝。”

“谢谢,谢谢。我叫许笛,以后邻里邻居的住着,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新邻居先释放出来善意,许笛态度友好,以后接触多了,就知道怎么相处了。

“先谢谢了,我们刚搬过来,等收拾好了,请你们来做客。”

何静宜客气的邀约,许笛也笑着应着。

“阿姨,我叫圆圆,你家的小朋友,以后可以找我来玩。”

“那太好了,他们刚过来,以后还请圆圆小朋友多照顾。”

“没问题。”

初次见面,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相互认识一下。

第二天,许笛带着暖暖出门,正好碰见同样出门的何静宜。

“早上好,许同志。”

“早上好,何同志,这是去上班?”

“不是,我去上学,你呢?”

“我送大女儿去学校,再去上学。”

两人相视一笑,没想到,都是学生。

“京大法学系七八级何静宜。”

“京大中文系七七级许笛。”

“哈哈……许同志,缘分不浅,咱们回见。”

“回见。”

两人笑着告别,骑车离开。

送完暖暖,许笛赶紧去学校,刚才和何静宜说了一会话,时间有点紧。

许笛她们是特殊的一批考生,七七年十二月考试,七八年三月入学,现在大二下学期了。

等九月份开学,她们就大三了,课程安排的很紧。

一路小跑着上楼,刚进教室坐下,教授就进来了。

刘云和白微微看了她一下,教授要讲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