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越无咎小说(赵玉华越无咎)全文+后续(越无咎)无套路阅读

时间: 2025-04-13 10:43:03  热度: 7℃ 
点击全文阅读

赵玉华被我甩开了手,眼中越发不忿,欺身过来道:「无咎,你既已嫁给了我,就要和我做真正的夫妻,为我生儿育女,与我长相厮守!」

他这是想对我用强?

因为动静有些大,红鸢和绿绮立刻从外面跑了进来,戒备地望着赵玉华,随时打算动手。

赵玉华大喝道:「滚!」

我对红鸢和绿绮摆了摆手。

她们对视了一眼,知道我吃不了什么亏,于是慢慢退了出去。

赵玉华却以为我顺从了,一把把我推到墙边,深情道:「你还小,不懂什么是夫妻之情,我以后会好好待你的……」

没等他说完,我终于忍不下去,猛然间一掌挥出。

赵玉华与我距离太近,来不及防备,只能不自觉地格挡了一下,卸了部分力道,可还是被击中了胸口。

「你……」

下一秒,他喷出一口鲜血。

25

赵玉华右手捂胸,震惊地望着我,道:「……你竟然会武?」

我静静地望着他,抿了下嘴唇,道:「我在嘉峪关长大,会些拳脚有什么奇怪!」

刚说完,赵玉华又咳了一声,「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血。

方才我太生气了,没收住力道。

我清了清嗓子,有些心虚道:「震伤而已,并不严重。」

赵玉华苦笑一声:「越无咎,我真是越来越不认识你了!我十岁习武,自然知道你武功不弱!你……你到底还有什么事瞒着我!要知道,我是你夫君!」

还十岁习武?

我嗤笑道:「你那算什么练武,顶多是花架子罢了。习武从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人,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历练出来!」

赵玉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低声道:「我一直就觉得你看不起我,原来竟然是真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想再藏着掖着。

「外祖父说过,你们这些京官都是贪图享乐、尸位素餐之辈,当然,你别介意,这些人里也包含我父亲。」

外祖父喜欢无差别攻击所有文官。

我从小深受外祖父教养,自然把他的话奉为圭臬。

所以从一开始,众人都说赵玉华文武双全,一表人材,是个很好的夫婿人选,对我来说都是狗屁!

文官本就是我最讨厌的,武艺他也不可能比得上我,甚至比不上红、绿、黄、紫。

26

我望着赵玉华,直截了当道:「我不适合伯府,更做不了一个好妻子,我愿意嫁过来,只是为了两个孩子。我和母亲有十年之约,十年之后,我会回嘉峪关去。」

迂回的办法行不通,就只能直接一些。

赵玉华震惊之色更甚,久久说不出话来。

「你……把我晋阳伯府当作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赵玉华唇边带血,痛楚道。

我冷笑:「若不是你不能好好照顾佑哥儿和云姐儿,我又何必牺牲自己宝贵的十年,你以为我愿意整日待在这破院子里?

「既然说开了,就请你好好配合,把孩子养好,日后我走了,也会念你的好!」

赵玉华慢慢抬起头,眼中露出森然寒意:「我若不同意呢?你是我妻子,我不同意,你走不了。」

我瞥了他一眼,道:「腿长在我身上,我想走就走。

「你要是愿意和离,那再好不过,你不愿意,难道还能拦住我?」

不是我小看他,就算是把整个伯府的人手都加上,都不够红、绿、黄、紫一人砍两刀的。

赵玉华紧紧握拳,一言不发地狠狠盯着我。

他的眼睛,充满了不甘。

我不想把他逼急了,轻声道:「十年过后,孩子们便不再需要母亲,而你大可以娇妻美妾,享富贵人生。姐夫,我不喜欢京城,你要是对我还有些感情,就别阻拦我。」

27

赵玉华走后,我派人去给他送了些伤药。

我怕他要面子不敢就医,万一伤重,也是我的麻烦。

可这件事伤他不轻,接下来好几日,他都闭门不出,连带着两个孩子都很担心。

红鸢道:「京城里的人,果然脆弱得紧。」

绿绮说:「这要放在咱们嘉峪关,肚肠子流出来,塞回去继续打!」

紫馨平时话最少,此时也道:「没用!」

只有姚黄哭笑不得:「姑爷伤的是心,而不是身子,你们几个,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啊!」

我不禁莞尔,除了我之外,就连我的人也不适合京城。

我不去打扰赵玉华,让他慢慢想通。

接下来,仍旧每天跑去马场玩耍。

阿泽每隔三五天都会过来玩一会儿,他不谈风月,每次只和我跑马聊天。

可我怕再刺激了赵玉华,对阿泽说:「近日你还是少过来。」

阿泽强笑着说:「可是……你婆家人说了什么?」

我叹了口气:「我夫君,上次见到了咱们在一起。你要知道,内宅不宁,也很麻烦。」

阿泽垂下头,片刻后才道:「好。」

等我走到他前面,我才听他低声说了句:「咱们回不到从前了,是吗?」

我闭了闭眼说:「是,回不去了。」

正说着,我只见赵玉华脸色雪白站在角落里,已经不知等了多久。

看到阿泽的脸后,他终于再也无法冷静。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28

在回去的马车里,赵玉华再也控制不住:「我本想和你好好谈谈,谁知……此人竟然是太子。越无咎,你欠我一个解释。」

我见他双眼发红,神色阴暗执拗,想是不弄清楚不会死心了。

若是我一直闭口不说,说不定他还会想歪了。

我叹了口气,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其实真的没什么……」

事情要从十五年前说起。

母亲生我之时,父亲正好在嘉峪关附近为官。

我不到两岁,父亲接到调令,要去别处做官。母亲见我年幼,不忍我长途跋涉,于是把我留在了外祖父家里,这一留,就是十五年。

从小,外祖父是把我当男孩养大的,我十二岁时,就随外祖父上阵杀过敌。

当时外祖父有四个孙子,家中便让我排行第五,对外宣称我是外祖父的第五个孙子。

哥哥们从小都叫我小五。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