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通古代,王爷拉着我拜堂成亲(苏姚萧钰)全文免费阅读_古籍通古代,王爷拉着我拜堂成亲(苏姚萧钰)最新章节小说免费阅读
:“父皇儿臣出征只为保大齐疆土,护百姓安宁,从未有过觊觎太子之位的私心。”
萧钰言辞坦荡,眼神坚定。
皇帝点了点头,似是对萧钰的回答颇为满意,又看向镇南王:“镇南王,你虽提议恳切,但立储之事朕还需斟酌,暂且退下吧。”
镇南王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领命退下。
下朝后,萧钰回到府邸,苏姚早已抱着儿子萧宴在厅中焦急等候。
苏姚远远便瞧见萧钰踏入厅中,刹那间,仿若时光都为他静止。
三年时间,虽然时不时地能见上一面,但是,此时的他轮廓愈发深邃硬朗,脸庞因常年的征战被日光镀上了一层古铜色,透着历经沧桑的坚毅。
那原本就炯炯有神的双眸,此刻更添了几分锐利与沉稳,犹如夜空中最明亮的寒星,洞悉着世间万物,掩不住其威严之气。
苏姚在心中暗暗感慨,若在现代社会,想要实现如此庞大版图的统一,必然要借助各种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要历经无数艰难的谈判与斗争。
可萧钰身处这个时代,仅凭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无畏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以及她的从旁辅助,从现代购买的各种武器和资源,就做到了这一切。
短短三年,他带领着大军踏平四方,让那些曾经侵扰大齐的势力纷纷俯首称臣,将大齐的版图拓展到了几乎等同于现代中国的辽阔疆域,其中就包括弯湾和黄某岛。
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更需要一颗心怀天下、为百姓谋福祉的仁心。
他所到之处,必定安抚百姓,稳定民生,让战火中的百姓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大齐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苏姚看着眼前的萧钰,心中满是骄傲。
“王爷,你的功绩,足以名垂青史,你是大齐的英雄,也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刻,所有的思念与牵挂都化作了无尽的温暖。
随即,萧钰的目光便被苏姚怀中粉雕玉琢的小人儿牢牢吸引。
小家伙生得玉雪可爱,眉眼间尽是灵动,仿若春日里初绽的娇花,让人满心欢喜。
萧钰疾步上前,眼中满是激动与疼惜,声音竟微微颤抖:“宴儿?”

说着,他轻轻伸出手,似是生怕惊扰了这稚嫩的生命,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儿子的小脸,那触感软乎乎的,仿若最上等的丝绸,瞬间暖了他的心窝。
苏姚浅笑,将孩子递向萧钰:“王爷,快抱抱他,宴儿都两岁了,还未曾好好与爹爹好好亲近亲近。”
萧钰忙稳稳接过,动作生疏却又无比轻柔,把孩子紧紧搂在怀中,像是要把这缺失的两年时光都弥补回来。
看着孩子纯真无邪的眼眸,萧钰眼眶微湿,满心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宴儿,父王对不住你,这两年在外征战,错过了你成长的诸多时刻,没能在你初啼、学步时守在身旁……”
萧宴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又亲切的爹爹,小手伸出去,轻轻抓住萧钰的衣襟,嘴里咿咿呀呀,似在诉说着什么。
那软软的小手,仿若一道光,驱散了萧钰心底的阴霾。
萧钰抱紧孩子,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离开他们母子。
苏姚关切地问道:“王爷,今日朝堂之上如何?听闻镇南王提议立你为太子,可是属实?”
萧钰叹息一声,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拉着苏姚的手坐下,将朝堂之事一一道来。
苏姚听完,秀眉紧蹙:“王爷,这镇南王到底何意呀?”
脑子有病吧。
萧钰在外征战,救回了江大伴,骠骑将军和平义侯都领兵支援,助萧钰开疆拓土一臂之力,镇南王却无动于衷。
萧钰一回来,镇南王却跳出来说要立他为太子。
难免不让人怀疑他的用意。
萧钰把萧宴放在大腿上,对上苏姚的视线:“爱妃,镇南王是在保靖王和靖王妃,他知道凭本王的实力和功绩,靖王坐不上太子之位,在本王面前卖一个人情。”
靖王府。
靖王怒气冲冲地踏入府门,一路疾行,身上的衣袍随着他的脚步剧烈晃动。
他径直走向书房,一脚踹开房门,震得房内的物件都微微颤动。
坐在书房的椅子上,靖王用力地捶打着桌子,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萧钰,苏姚……你们……”
满心的不甘与嫉妒交织,本以为促成那桩婚事,能让自己少个竞争对手,却没想到成就了萧钰的贤内助,还让他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朝堂上声望大增。
这时,靖王妃宝庆郡主匆匆赶来,看到靖王这般模样,心中已然明白几分。
宝庆郡主缓缓走到靖王身边,轻声问道:“王爷,可是朝堂上出了何事?”
靖王抬起头,满脸怒容地看向她:“还不是萧钰和他那个好王妃,今日朝堂上,众人都在夸赞苏姚,岳父竟还说要立萧钰为太子!”
宝庆郡主心中一沉。
是父亲提议立萧钰为太子!
想起苏姚的能干与受宠,再对比自己在这王府中的苦闷日子,悔恨如毒蛇般啃噬着她的心。
她咬着嘴唇,眼中闪过一丝怨毒,都怪那个苏姚,若不是她,本郡主或许能嫁给萧钰,也不会像现在这般……
想到这里,宝庆郡主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入肉中,“王爷,当初你为何要促成宣王与她的婚事?如今可好,他们风头无两,我们该如何是好?”
靖王听了,心中更是烦闷,猛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当初本王是想让许瑶嫁给萧钰的,哪知道回冒出一个许瑶的孪生姐妹,一个养在外面的野种竟如此厉害,本以为……”
今日在朝堂上,骠骑将军也站到了宣王一边。
其实,自从骠骑将军带兵去支援萧钰前,匆匆把许白英送去庙里清修,他就该看清骠骑将军与自己彻底离了心。
靖王困兽犹斗,一拳重重砸在桌子上,面色阴沉,“罢了,如今说这些也无用,得想个办法,让岳父支持本王,而不是萧钰,王妃,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宝庆郡主看着靖王期盼的眼神,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王爷,父王决定的事情……,我,我……,也无能为力。”
父王tຊ怎么会听她的呀。
这一点,宝庆郡主无比清楚。
父王一直很看好萧钰。
想当初,父王动了想将她许给萧钰的想法,但是,察觉到皇上不喜。
父王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
事实证明,父王的眼光是对的。
萧钰立了这么大的功绩,大齐史上可谓是史无前例。
萧钰被立为太子,是迟早的事情。
大齐的千古名君出自并州女子所生皇子的传言其实已经应验了!
萧钰虽然还没被立为太子,但在朝臣和百姓的心中已经是无冕帝王了。
唯一的变数是皇帝昏庸,靖王才有那么一丝丝机会。
宝庆郡主心中泛起一丝苦涩,隐隐期盼皇帝昏聩无道,不顾大臣的反对,立靖王为太子。
等她当上皇后,发誓一定要将宣王妃狠狠踩在脚下。
*
暖阳洒金,冷宫的朱漆大门在阳光的照耀下竟然泛出几分暖意的古朴。
微风轻拂,带着些许花香,在空气中悠悠地飘荡。
皇帝负手而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
身旁的太监江大伴微微弓着身子,眉眼含笑,时不时抬头看向皇上,眼神中满是恭敬与讨好。
“江大伴,你说朕该不该立钰儿为太子?”皇帝率先开口,声音轻松,目光在宫殿的各处流转。
江大伴神情一怔,忙哈腰应道:“陛下,宣王世子聪慧伶俐,与宣王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是和陛下也有五分相似。”
“哦。”皇帝倏然转头,盯着满头华发的江大伴,并没有因为江大伴答非所问而气恼,相反,他心里很高兴,“朕的孙儿萧宴已经有两岁了吧。”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慈爱。
江大伴连忙恭敬应:“是。”
话音落下,冷宫安静下来。
江大伴眼角的余光悄然投向皇帝,只见皇上仿若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面庞上却渐渐浮起一丝慈爱温煦的笑意。
江大伴心领神会,赶忙微微低下头,稍稍停顿片刻,整理了下思绪,继而开口禀道:
“陛下,先前奴才遭遇险境,幸得宣王殿下出手相救,方能保全性命。承蒙殿下恩泽,奴才在并州一待便是半年有余,因而得以亲眼目睹当地的诸多变化。”
“陛下,并州之地,在宣王妃的精心治理之下,真可谓是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富足又安稳,大街小巷处处弥漫着蓬勃兴盛的气息,繁荣景象丝毫不亚于盛世之年啊!这要是整个大齐都如并州那般富饶,奴才死而无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