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现代诗歌 故乡诗歌 爱情诗歌 打油诗 藏头诗 写景诗歌 抒情诗歌 节日诗歌 亲情诗歌 青春诗歌 春天诗歌 经典诗歌

我在七十年代修文物:全文+后续+大结局秦柔全文免费阅读(我在七十年代修文物:全文+后续+大结局)全文免费秦柔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心的第七次颤动:全文+后续+大结局小说我在七十年代修文物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秦柔)

时间: 2025-02-24 11:26:51  热度: 17℃ 
点击全文阅读

  王凤信以为真,不由得的笑了。

  她的眼睛一闪说道:“你答应过我的,得让小芸去念书,咱们今天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闺女不但得念完初中,还得上县里的中学去念两年高中。”

  秦爱国一听脸色就变了,这真是蹬鼻子上脸了,一个丫头片子,别说不是他亲生的,就是他亲生的,也不可能供她去读高中,家里哪有闲钱那么祸祸?

  王凤假装没看见他的脸色,伸手抱住他的胳膊说:“孩儿他爸,我都想好了,小刚是咱家最重要的,我将来也得指着他养老。等过一阵儿你就跟他去一趟马校长家,大过年的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就跟他要人情,到时候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这话说中了秦爱国的心思,他也是那么想的。

  王凤瞄了一眼他的脸色,又说:“到时候小刚有了工作,一个月有好几十块的工资呢,咱家就不愁了,让小芸去读高中,也用不着几个钱,就读两年,等她读出来了,嫁人的时候嫁的也高,还能帮衬着小刚。”

  秦爱国皱着眉头,觉得她说的有那么点儿道理,他不得不承认沈芸这丫头心眼多,也会来事儿,将来差不了。

  要是能找个好婆家,以后帮衬着点儿秦刚,也是好事儿。

  不过,“你说了好听。咱家哪有那个闲钱呢?小刚刚上班儿的时候能挣几个钱?你还想让小刚供着小芸去上学?”

  王凤心里知道肯定是不可能的。

  她哄着秦爱国说:“等小刚去上了班儿,咱们也该给小柔张罗婚事儿了。

  我娘家那边儿有个远房亲戚,早几年死了老婆,他是个手艺人,这几年没少挣钱。

  早先就托我给做媒,想娶个大姑娘回家生个儿子,我觉得这是门儿好亲事,到时候家里不愁吃不愁喝的,小柔就等着享福吧。”

  秦爱国看了她一眼,这意思是……

  “早些年死了老婆?那他得多大岁数了?我要是把秦柔嫁给他,人还不得背后戳我脊梁骨?”

  王凤白了他一眼:“到时候小刚都在城里有工作了,听说工人还分房子,小芸又去城里上学,咱俩还在这儿待着干啥?就跟孩子们一起去呗。村里人爱说啥说啥,咱俩又听不着。

  再说咱村儿的人啥样儿你还不知道啊?到时候咱要是搬到城里去住,他们见了咱保证只有好话,没准儿哪天还能用到咱刚子呢?”

  这倒是实在话,传八卦是传八卦,都没有自己的切身利益重要,村里人拎得清。

  见秦爱国有点儿动心,王凤接着说道:“其实我这也是为大妮子好,咱家这几个孩子就属大妮子心眼实诚,找个年纪大点儿的,知道心疼人的,不比啥都强?

  再说年纪轻轻的,刚结婚手里都没啥底子,人家多好啊!手里头不缺钱,将来攒下的家底儿都是大妮子的,她就等着享福吧。”

  秦爱国点点头,他其实也不想管秦柔过的好不好,他就是怕别人背后嚼他的舌头根儿,说他卖闺女进城。

  既然有了王凤这一套说辞,能搪塞过去就行,别人怎么想就不关他的事儿了。

  夫妻俩这头儿商量定了,等秦柔一回来,哄她两天儿,让她养养,过年的时候,带她去马校长家走一走,把秦刚的事儿定下来。

  然后再给她说一门亲事,把她打发出去,全家一起进城,这破地方再也不回来了。

  不说家里头打着如意算盘,却说秦柔这头到了下午肚子饿的咕咕叫。

  这医院里到处都是人,她是病号没有医生同意也出不去,系统里的东西拿不出来。手里头还没钱,只能在这儿干饿着。

  一直等到午后,她家里还没来人。

  下午李大夫来查房,见秦柔面色苍白的躺在床上,眼睛红彤彤的,一问情况把李大夫气够呛。

  她刚想说,一会儿让同事拿着她的粮票,去食堂给秦柔打个饭回来吃。

  就听身后有人说:“李大夫来了。小秦同志怎么样了?”

  李大夫一回头,见马校长走进来,她跟马校长叹着气说:“你家这亲戚也太不像话了,昨天晚上就不见人影儿了,把闺女往这儿一扔,自己就走了,病人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马校长连忙将手里的饭盒拿起来,说:“我拿了饭过来。”

第21章气质

  马校长的孙子明天就出院了,他昨天回家跟老伴说了秦柔的事,马大娘挺心疼这小姑娘的,今天做饭的时候就做了双份儿,顺便给秦柔带了一份。

  可马校长怎么也没想到,秦柔那个不靠谱的爸竟然能不靠谱到这个地步,把闺女丢在医院,自己就走了。

  马校长对秦柔和蔼的说:“丫头,快起来吃饭。”

  秦柔早就饿的够呛,闻言没客气,道了一声谢,便打开了饭盒。

  铝制的饭盒里是大约二两米饭和一份炒土豆丝,土豆丝炒的油汪汪,一看就是很舍得放油,里面还能看到肉丝,这在现在是很拿得出手的病号饭了。

  马校长见秦柔吃的很香甜,却很斯文。

  她咀嚼的时候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吃得也很干净,动作不疾不徐,也不扭扭捏捏,整个人透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气质,总之跟现在很多的人都不太一样。

  如今正是缺衣少食的年月,除非干部家庭,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也极少教导孩子吃饭的规矩。

  规矩是人定的,饭都吃不饱了,还穷讲究什么?

  马校长也是农村孩子出身,十多年前在村里的时候正赶上吃大锅饭,哥儿几个讨论最多的大事儿就是怎么能多吃点儿。

  还有人总结出一大套吃饭的经验。

  滚烫的大碴粥端上来,先盛满满一碗跑出去喝的,那都是傻缺儿。

  那么一大碗粥滚烫滚烫的,根本吃不到嘴里去,等你这一碗吃完了,锅里早就连锅底都刮没了。

  盛饭要先盛tຊ半碗,半碗饭凉的快,凉的快就吃的快,这半碗饭吃完锅里还能有半锅,吃完了再去满满的盛上一大碗,端着碗到旁边儿去慢慢儿的吃。

  甚至怎么吃,大家都总结出了一套经验。端起碗来,先沿着碗边儿吃,边儿上的粥凉的快,一边儿吃,一边儿用筷子沿着碗边儿搅,半碗粥一会儿就凉透了,飞快的吃完再盛下一碗。

  那年月儿肚子里没油水儿,就跟个无底洞似的,干的又是重体力活儿,十七八岁的大姑娘,都能一个人吃两海碗的大碴粥,一点儿不夸张。

  如今马校长看秦柔吃饭心里不停的感叹,有些人的气度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这小姑娘大字不识一个,举手投足间文雅秀气,斯斯文文的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说是大学生大约也有人信。

  被马校长当成文盲的秦柔吃完了饭,习惯性的伸手一摸,摸了个空。

  她抿了抿自己的嘴唇,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吃完了饭一定要拿纸巾擦嘴,如今看着空空的手掌心,秦柔无奈的笑了笑。

  她的眼角正好瞥见靠墙的那位女同志吃完东西直接用手背抹了一把,又在身上蹭了蹭,秦柔的嘴角抽了抽,如此豪放,这个她真的做不到啊。

  马校长关心的问:“小秦啊,吃饱了吗?”

  秦柔这才回过神儿来,连忙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马校长乐呵呵的说:“明天我小孙子就出院了。这也算是劫后余生,家里做几个菜,明儿个我跟大夫说一声,你到家里吃顿便饭。”

  小秦同志这病他问过大夫了,调养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随时都可以出院。

  秦柔微笑着拒绝:“谢谢马伯伯,我如今不方便,就不过去了。”

  人家家里吃团圆饭,她过去不太适合。

  马校长说:“我们家就在这医院后头,一共也没几步道儿,明天我来接你啊,我跟李大夫提前说一声儿,这事儿你就别管了。”

  原本马校长还有些担心,他儿媳妇儿出身干部家庭,为人有些小矫情,看不上农村来的粗俗的人,每一次他们老家来人,儿媳妇都撂脸子,嫌弃人家粗俗不堪。

  今天看小秦同志吃饭,他就放心了,这是个斯文的孩子,想来儿媳妇儿不会给人家脸子看,应该不会让小秦同志受委屈。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秦柔只得答应了。

  马校长临走的时候又给她留了一张粮票两块钱,偷偷的塞进了她的被单里,临出门的时候才告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