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热潮林海精选小说-全民热潮林海全章节(全民热潮林海)完整小说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生平事迹,他们的努力和挣扎,尽可能地还原出原本真实的模样。
供干秋评述。
所记所写,不正就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仅此而已吗?
晶
道
第271章
元旦三天假期,林海亲手把因他而起的全民阅读风潮,掀起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之中。
甚至在这股大的读书风潮之中,又诞生了一个分支流派一一
明朝热!
朱元璋、郑和、于谦、王守仁、张居正
一个个在青史上刻下了深深印记的显赫名字,在这三天内,得到了犹如顶流般的影响力。
尽管在历史长河里,他们的名字比当今任何一个顶流,包括林海在内,都要辉煌千万倍
也无需再借助所谓的“顶流”来证明什么。
但这次明朝版本的“文艺复兴”,依然拥有巨大的意义。
比如说,前几年新琅做出将热搜榜和文娱榜进行分开展示时,应该万万不曾想到,
有朝一日霸占了文娱榜前三的,竟然会是这些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显赫人物!。
元旦假期第一天,文娱榜头名一一朱元璋
第二天,文娱榜头名一一王守仁!
第三天,文娱榜头名一一张居正!

各大顶流偶像的粉丝们都惊呆了。
我们家的哥哥们竟然是被几百年前的顶流,跨越时空给击败了?
也没看见他们有什么“全新的作品被从土里挖掘出来啊!
然而,林海的粉丝却亲自下场,告诉他们:
有的!
怎么会没有全新的作品呢?
朱元璋的开国霸业、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张居正的续命改革
哪一个不是在经过数百年时光的冲刷后,依然对现今的社会,拥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郭宽刚在围脖上和一个顶流偶像的粉丝对线完,气惯地喝下三杯冰水。
对面那个混蛋,竟然敢贬低阳明先生?
是可忍熟不可忍!
天知道,当他随着林海的视角,读到龙场悟道和天泉论道时,他内心是何等震撼。
18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那个瞬间,在他眼前,仿佛看见了一个两鬓斑白,满脸沧桑,身上却散发着圣光的老人,在仰天大笑。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如今两个为人处世的经典准则,竟是在那个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主流思想的社会里被提出
而且顽强地发展壮大,至今仍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如果都不是顶流,那谁还配做顶流?!
正如林海对阳明先生的评论
【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
飞的我可以射,走的我可以网,游的我可以钓。
但是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学识渊深莫测,志趣高妙难知;如蛇般屈伸,如龙般变化。
龙乘风云,可上九天!
对于王守仁先生,我别无他法,只能用这段两千多年以前的文字来描述他
这是他应得的称颂。
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
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未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他的思想流传千古!
经过三天直播的高密度轰炸,所有人都习惯了林海在书中“掺杂私货”的行为。
从一开始的不解和质疑,到后来细品林海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竟是变成了一种让人津津乐道的有趣行为。
说到底,还是林海如今的名声起了作用。
试想要是一个普通的作家,胆敢以自己个人的见解,去肆意评论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肯定会迎来读者们的口诛笔伐。
你寄吧谁啊?
配?
当今网络世界的风评就是如此现实和庆气,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肆意发言。
小心翼翼地珍惜着羽毛。
但林海毕竟是林海。
《典籍里的夏国》赋予他的一个身份,大家起初还不太在意。
如今却是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个身份的重量和意义一
现代读书人!
而且是现代读书人里面的者!
如此一来,可能是代表了新时代年轻一辈之中读书最厉害的人,他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本身就极具看点。
在郭宽这里,林海的“私货”点评,更是成为了他对抗黑子们的锋利武器。
“连林海都对阳明先生敬佩不已,以高深莫测的龙来比喻,高度认可了阳明先生的历史贡献。
在你这里竟然敢低阳明先生的价值?
你寄吧谁啊?!
极致的口臭,极致的快乐!
喷完一顿之后,郭宽只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打开海涯论坛的网站,身为论坛资深用户,他也算是小有名气。
和其他各大社区平台一样,海涯论坛在元旦假期三天里,最高热度的讨论,也都是围绕着《明朝那些事儿》展开。
可供讨论的内容太多了!
比如林海所写的那些人物心理是否合适?
对名人身死前最后时刻的艺术加工式写作有没有误导读者的嫌疑?
林海在书中掺杂的私货应不应该?
明朝的制度漏洞该如何改善?
书中对战争的刻画和描写是否得当?
诸如此类
简直是五花八门,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
以至于一本书勾出了许多潜藏在民间的各类大神,让论坛的活跃度直接升高了一个档次。
哪怕最终真被秋出书中的候忽和漏洞之处,能够凭借一本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足可称得上是“一书封神”了。
继科幻小说、散文、短篇小说之后,在历史领域,林海也开始凝聚出神格的雏形。
这么一想,郭宽觉得林海简直像是开挂一样。
进入哪个领域,就在哪个领域里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不过,
我喜欢!
嘻嘻!
此时他的论坛账号上,有数百条的消息提醒
因为他自己发布了一个帖子,《征集明朝那些事儿里的金句名言》。
几乎是凭借一已之力,在海式金句的基础上,又开创出了一个独特的分支
第272章
明朝那些金句儿!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炼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
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后悔和如果这两个词在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市场。】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等死。】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一个人犯一次错误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都犯错误,类似王振如此愚蠢而不自知的人,实在是天下少有。】
【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骂,而在于骂无可骂。】
像书中这些简短的评论,初听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和传说中的“海式金句”相比,缺少了那种一针见血,妙不可言的惊艳之感。
但细细品读,却又感觉回味悠长,字里行间拥有着不亚于“金句的强大力量。
在雪海工作室还未将《明朝那些事儿》文字版完整发布出来的时候,凭借网友们的力量,去将这些金句儿收集起
来。
分享、部析、解读、欣赏,就成为了郭宽和一众同好者最爱的事情。
眼看着这个帖子登上了海涯的热门。
郭宽想了想,决定利用楼主的身份,补充一段他自已最为喜欢的内容摘抄:
【第一种叫治世之臣。这种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所掌握的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其共同特点是能够较好地
处理公务,理清国家大事。
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子,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代表人物有很多,如唐代的姚票,宋璟等。
这种人并不少见,他们属于建设者。
第二种叫乱世之臣。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奸臣,而是乱臣,他们掌握的是阴谋计、权谋手段,精通厚黑学。
与第一种人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许多风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