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好书姚雎宁君泓-小说姚雎宁君泓最后结局如何
姚明纾呈送上来的图纸,满意的不行,他们工部的人可就苦不堪言了,为了满足姚明纾想要的战船样子,大家是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好不容易这都到尾声了,关键节点,她人死了!
这叫怎么回事这。
没办法,病急乱投医,也只能想到夏家当年的机关图谱,结果听说在姚雎宁这,自然只能求到这来。
君泓可没办法做主,还是看向了姚雎宁,若她不愿意给,如今阿辞是皇太孙,也没人敢逼她。
那机关图谱就放在空间里,姚雎宁从头到尾都翻阅过,确实是本好书,夏家的人当初记录下来,也是为了造福万民,而并非留给夏家一脉单传,当初给夏清如当嫁妆,也是希望姚茂勋能好好对夏清如,并且夏家的后世子孙,能够把机关图谱发扬光大,继续延续。
“图谱的确在我这,两位大人稍等。”
姚雎宁到了屏风后面从空间里拿了出来,直接走到了他们跟前,“这机关图谱中的所有图例,工部皆可研发使用,能有所启发也是百姓之福,战船事关大晋沿岸的太平,轻易不可马虎大意,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又以年来计算,当然要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两位大人不介意的话,我可否去船厂那看看战船?”
王牧跟李骞只是想来试试,哪里能想到姚雎宁如此深明大义,这样的宝贝说给他们工部参考就参考,一点也不藏私。
这样的胸襟格局,难怪能把皇太孙养在身边,还敢抛头露面出去做生意,当时君泓那个情形,有几个女子能撑得下去。
“当然可以,只是船厂那边乌七八糟的全是粗人,王妃来之前知会一声,好让我们先去打点一二。”
之前姚明纾去的时候,看到那些光膀子的汉子,二皇子还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他们那次就有经验了,等姚明纾再去,直接让人都规规矩矩站着。
“我明日有时间。”
“那成,那我们就等夫人过来。”
姚雎宁呷了口茶,“我虽然没去过船厂看过战船,但也知道姚明纾当初做的模型有弊端,不知道两位大人可否带了图纸,让我先看看。”
李骞起身,“我带了。”
他从一旁的筒子里拿出图纸,“这是誊下来的一份,因为经常要返工,所以回家后也在书房仔细翻阅书籍,正巧今日带在身边。”
姚雎宁将那图纸翻阅了一遍,嫌弃眼皮道:“若我没看错的话,这尖头的冲锋艇乃是负责开路抢滩,可这图纸头重脚轻,后坐力不够,跟敌军战船一但撞上,自己先沉了,还是上赶着送人头。”
“这个我们当时也有顾虑,当时姚明纾说冲锋需要放弓弩箭矢……”
“冲锋就是负责开路,最重要是灵巧变换,再说了,谁上战场的时候,把军备放在其他地方,不带在身上的?若不是知道是自家的战船,还以为是敌军的辎重船,给人送武器去呢。”
这一番话说得两个官员面红耳赤,“这我们当出也说过,但拗不过姚明纾硬要如此,我们也只能听命行事。”
姚雎宁闻言摇了摇头,其余战船问题倒是也不大,只是那最要紧的机关却并不在里头。
想来是姚明纾单独藏私,要狠狠拿捏住第一才女的名号,要让朝廷给点好处才愿意拿出来。
【我是手动输入章节序号的,总是会出错,大家别管那个序号了,我现在又要去改了T?T】
第426章 江南或有乱起
因为加开恩科,赴京赶考的学子们络绎不绝,新的一年新气象,连当朝皇帝都下了台,还得连累太上皇一把年纪出来替他作证。
考生们都在猜测今年的考题,是否与这罪己诏的内容有关,但又担心这样的问题太过禁忌,毕竟考试这种事,无标准答案,跟主考官偏向的权重也有关系。
这朝廷里如今也是风雨飘摇,下马了不少人,上来得又堪堪接手。
百事待兴,连带着那些人路过的时候,都在议论这个。
吴秀捋了一把头发,从怀里掏出小镜子,抹了点头油往后那么一梳,还朝自己抛了个媚眼,抓了一把小兵手里的零嘴道:“怎么样。”
小兵看了半天,才发现吴秀刻意得扭了扭胯部。
小兵抽了抽嘴角,“好看!好看极了。”
前些日子,当今皇太孙经过城门口的时候,突然赏赐了吴秀金牌,美其名曰金牌城门校尉,这在大晋可是得天独厚的赏赐,全天下独一份,吴秀老娘还特地开了几桌席面请客吃饭。
“我想好了,我儿子,我孙子都得当这个城门校尉,我守一辈子城门。”吴秀美滋滋,觉得日子有盼头。
“那万一逆王造反,打进来怎么办?”
这逆王便是谢煊,他自立为帝,可百姓们不认呐,叫他逆王都算客气的。
如今他在那边全无音讯,只说跟闯王石方结盟,要娶石家的女儿。
但大家心里隐隐约约都有猜测,感觉这好日子是不远了,保不齐得打仗。
“啐,那谢煊是什么狗东西,我们家君将军还能打不过他?你怎么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吴秀摸上了腰间的金牌,仔细吹了吹,拿袖子擦了两把,那些立大功的爵位世袭罔替,我这城门校尉那是代代相传,就算谢煊来了,老子也不让他进门。
刚说完,就看到了摄政王府的马车来了,吴秀赶紧过去打招呼,还提了一篮子的腌咸菜。
“王爷!”吴秀笑吟吟在马车旁叫道。
君泓掀开车帘,看到是他,“有事?”
“我老娘做的腌咸菜,是我们老家的风味,给您和夫人尝尝鲜。”
百姓们想给君泓送礼的那可太多了,但摄政王府但凡值点钱的,都不收,大家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专门做点家里自个吃的小菜特产什么的送过去。
果然,君泓没拒绝,反倒是语气平缓道:“替我跟你母亲道谢。”
“不客气不客气!”
君泓放下车帘前叮嘱道:“马上年节,各方使臣来拜会,更要小心有乱党潜入京城,过路车马一定要谨慎检查,别让人钻了空子,不然你这金牌城门校尉,可是对不起皇太孙了。”
吴秀立刻收起笑容,正色道:“王爷放心!我保准盯得死死的!绝不让乱党进入。”
君泓这才让流风驱车回府。
姚雎宁还坐在车厢里看图纸,阿音累得靠在她腿上呼呼大睡,阿清软在君泓的怀里发呆。
吴秀家的腌咸菜隔着坛子都能闻到酸味,姚雎宁还真的好这口,“他还挺有心的。”
君泓抽走她手里的图纸,“马车颠簸,看了这么久你也该歇歇,眼睛不要了么?”
“好,不看。”姚雎宁大多数时候还是很听君泓话的。
“说起来,咱们军中有会他国语言的将士么?”
君泓道:“你要说各个地方的官话方言,我倒是能给你抓一把来,他国语言若要精通,恐怕很难找,在西北燕城要塞,各地的商旅都有,百姓们也只能听得懂一点,猜测出他们的意思,将士们也都差不多。”
“像我在巡逻的时候遇到牧民,也会跟他们说两句日常,也仅限于问好,你问这个是有什么文字需要有人帮你翻译么?”
“我是想,号召将士们空闲的时间,每个人都能学一门他国语言,无论是落单求生,还是能看懂他们的密信,亦或者是混淆视听,混入其中。”多少次姚雎宁就是靠着这样掩人耳目,顺利完成任务。
学会一门外语,那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君泓惊喜,“其实你这想法我当初并不是没有过,但是燕城疾苦,那些懂的商旅不肯留下,二么,我也实在不信任那些俘虏,但是想找个精通的又能教学的人比较少。”
姚雎宁想了想,“以前是皇帝忌惮,有什么好事也轮不到燕城那边,如今时移世易,前两日我去四方馆看姨婆,有不少国家的使臣赶在年前抵达京城,欲留人在大晋学习中原文化,那么我们留下他们的人才和文化,也是互惠互利的事。”
“说难听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了东西反咬一口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多留个心眼准没错。
不求每个兵都能学会,但凡有小部分会,也是受益无穷。
客云来
卫泽笙看看天色不早了,准备收摊回家,一个以扇遮面的男人坐到了他的位置前面。
卫泽笙道:“不好意思,今日卦摊已经结束了。”
“卫道长,我只是来问你,你们这打杀负心汉的行当,还接不接了。”
卫泽笙道:“那三位今日都忙去了,只我一个在,不知是你家中哪位姐妹?或者留个联系方式,到时候我可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