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晴天完整小说》逃荒后三岁福宝被团宠了完结版全章节阅读
其他孩子听说要炒栗子,也都欢呼着凑上前来。
不过糖炒栗子也不是直接丢到锅里炒熟那么简单。
叶大嫂摸出一小串铜板,打发叶昌瑞去杂货铺买些粗盐和糖回来。
然后又把叶老大叫过来,倒出一半栗子,洗干净了让他挨个儿给开口。
给栗子开口也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不但要注意开口的深浅,还要小心不要伤到手。
好在叶老大匕首用得熟练,很快就把一小盆栗子都给开好口了。
他还顺便剥了几个生栗子,先给孩子们解解馋。
大富叔送来的板栗,不但个大皮薄,而且甜度特别高。
像这样削了皮直接生吃,就已经是满口甘甜了,若是做成糖炒栗子或是炖鸡,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好吃。
叶大嫂将开口后的栗子放在水里泡着,然后架上柴火,把锅烧干之后,先倒入粗盐。
趁着粗盐还没热,便将已经沥干水分的栗子倒进去翻炒。
这一步用粗盐,是为了让栗子受热均匀,慢慢变熟。
这样翻炒一会儿之后,栗子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般张开了嘴。
于是叶大嫂开始加快翻炒的速度,栗子上粘着的盐粒开始逐渐脱落。
叶大嫂看准时机,均匀地将白糖撒入锅中。
加了糖之后,锅里的盐的颜色就开始渐渐变深,逐渐开始散发出焦糖的香气。
叶大嫂此时都已经炒得胳膊发酸了,叫来叶老大道:“你来翻一会儿,记得铲子一定要插到锅底再翻,速度一定要快,不然糖就都糊在锅底了。”
叶老大力气大,接过铲子飞快地翻炒起来,每一铲子都直插锅底。
孩子们都快被这股香味儿迷得找不到北了,一个个儿扒着灶间的门往里探头。
“别着急,一会儿就好了。”叶大嫂一边说一边注意着锅里的火候,看着炒的差不多了,立刻吩咐叶老大撤火,顺手盖上了锅盖。

晴天被几个哥哥推进灶间,一边咽着口水一边问:“娘炒好了么?”
“炒好了……”叶大嫂刚说出三个字,灶间外就传来一阵欢呼声。
晴天的眼睛也跟着亮了几分,目光也从她脸上挪到了锅上。
叶大嫂却画风一转道:“但是现在还不能吃!”
灶间外面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叹气声。
“为什么呀?”晴天闻着香味,感觉自己的小嘴儿都快兜不住不住分泌的口水了。
“还要盖着锅盖再焖一会儿,等糖味儿渗入栗子才更好吃。”
“那要等多久啊?”晴天问出了五个哥哥最关心的问题。
“让昌瑞教你背首诗,等你背下来就好了。”
“好!”晴天立刻扭头出去找叶昌瑞。
叶昌瑞知道这是大人惯用的托词,只是为了让他们不要继续围在那边问来问去了。
但他还是翻出秦小少爷给晴天写的诗词册子,挑了一首晴天还不会背的教了起来。
结果也不知是糖炒栗子太过诱人还是晴天如今的记忆力越来越好了,他刚带着晴天读了两遍,她居然就已经能够背出来了。
“大哥,我背得对么?”晴天兴奋地问叶昌瑞。
叶昌瑞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如果自己背书也能有晴天这么快的话……
不过他也只能点点头,夸奖道:“晴天背得真是又快又好,一个字不差,都背对了!”
再看看旁边四个一脸蒙圈的蠢弟弟,叶昌瑞忍不住叹了口气,但是又稍稍找回了一点做哥哥的自信。
一定不是自己太笨了,而是妹妹太聪明了。
叶大嫂刚把晴天哄走没一会儿,就见她又跑了回来。
“娘,我背下来了。”
“这么快就背下来了?”叶大嫂惊讶地问。
“是啊,大哥说我都背对了。”晴天点头。
叶大嫂突然想到之前带晴天进城,她只听了一遍就能将小二报的十来种面码复述出来。
看来那次并非偶然,晴天这孩子的记性是真好啊!
叶大嫂弯腰抱起晴天,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口道:“晴天现在越来越厉害了,娘都不知道你这么快就会背了,再稍微等一小会儿就好了,好不好?”
“好——”
晴天被夸得小脸儿红扑扑的,不好意思地搂住了叶大嫂的脖子,不让她看见自己羞红的脸。
“你把你会背的诗背一遍给娘听,背完栗子就好了。”
晴天从册子的第一首诗开始背了起来,灶间里登时响起清脆的童声。
等她一首接着一首都背完之后,叶大嫂这次果然没有食言地伸手掀开了锅盖,用笊篱把糖炒栗子捞到一旁早就准备好的笸箩中。
糖炒栗子的香气霸道地充斥在整个灶间。
叶大嫂放下晴天,端起笸箩摇晃了几下,让刚出锅的栗子降降温,然后才招呼孩子们过来尝尝。
“都小心点儿,别烫着嘴!”
叶大嫂说着,自己也掰开一个,吹了吹,确认不烫之后,塞进了晴天的嘴里。
“好吃不?”
“太好吃了!”
吃着嘴里香甜软糯的糖炒栗子,晴天瞬间决定,糖炒栗子已经超过冰糖葫芦,一跃成为她心里最好吃的零食了。
第126章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
一锅糖炒栗子,就已经足够让家里孩子们乐开了花。
外面的雨下个不停,叶大嫂和叶三嫂都没什么事做,便都聚到了叶二嫂房里,一边聊天一边帮她分一分丝线什么的。
叶大嫂道:“表姑昨天说帮我联系了一个活儿,给别人家做回门宴,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两个愿不愿意去帮忙打打下手?
“东家要做五桌酒席,一共给一两银子。
“你们两个若是愿意去,给你们每人一百文钱如何?”
这个数,是叶大嫂跟叶老大商量之后的结果。
一般来说,村里面妇人是很难找到活做的,在城里好歹还能帮人洗洗衣服什么的,一天能赚四五十文钱就不错了。
跟着叶大嫂去做酒席,也就忙活一上午,晌午还管一顿饭,给一百文钱已经算多了。
虽然心里明白是这么回事,叶大嫂却还是有些担心,怕叶二嫂和叶三嫂嫌少或是心里不平衡。
还不等叶二嫂说话,叶三嫂就立刻道:“大嫂,我去。”
叶三嫂心里有数,知道跟两个嫂子比,自己是最没本事的,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
她之前正在为怎么赚钱闹心呢,如今机会都送到面前了,哪有不接受的道理。
最主要是她心态摆得正,在家待一天一文钱都没有,出去做点事赚多少都是好的。
再说,她最多也就只能帮叶大嫂洗洗菜、切切菜,别的也做不了,一百文钱都是大嫂照顾自己了。
叶二嫂则有点犹豫,倒不是觉得钱少,而是怕时间上挪不开。
“这酒席什么时候办啊?到时候若是这衣裳做好了,我就去帮忙,若是还没做好,我怕是就去不成了。”
“那是自然,还是给秦家做衣裳要紧。”叶大嫂说着,扭头看向外面下个不停的雨,“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多久,若是一直这么下,姜嬷嬷怕是都不方便过来了呢!”
谁也没想到,还真让叶大嫂给说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外面的雨时大时小,却一直都没有停过。
各家只能将粮食摊开在屋里炕上和地上烘干或是阴干。
而刘寡妇家的庄稼,已经彻底都倒伏烂在地里,有的都已经开始发芽了,花生更是都被泡得发霉了。
一年的辛苦毁于一旦,还要再赔给田家三十两银子,刘寡妇一下子就病倒了,躺在炕上起不来身了。
她想不明白,自己明明都已经请大仙儿做过法了,倒霉的明明应该是叶老太太才对啊!
叶老太太之前不是都已经病倒了么,怎么啥事儿都没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