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高冷佞臣(阮月唐恒)全文免费阅读-(阮月唐恒小说)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高冷佞臣最新章节列表
“好”阮月笑着应了,几人看向在帘子后面忙活的店老板和在前面帮忙的老板娘,看来这是一个夫妻店。
看着中年妇女十分熟练的端着大碗送汤,送饼,熟练的收钱的样子,阮月心生向往,以后一家人开一个小店,估计就是这个样子吧。
待到有一张桌子腾了出来,阮家众人才紧挨着坐下,随着老板娘一趟趟把羊杂汤端过来,香味更加的迷人。
阮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判断着这羊汤所用的调料,又尝了一口细细品味,确定跟她做的羊杂汤用的材料差不多。
难怪味道总有那么一股子熟悉感,羊汤就饼,和一碟咸菜,众人也吃的很是满足。
回到住处,阮月他们又到后院去把马车套好了。
一辆由阮永齐和红玉赶着,去到驿站去买草料,一辆由阮月和红玉赶着到跟店主打听到的西城墙边上,去买木柴。
阮月他们到的时候,城墙边上有许多担着柴火等着卖的人,他们一般没有什么本领只能靠大柴维持家里生计。
现在城外出不去,城边上倒是有两个林子,他们存够了过冬的柴,尽量的会多砍一些来卖,用来买粮,买药,买棉衣。
现在的柴价格一个劲的长,听着八文钱一担柴,阮月都狠狠地吃惊,他们在平州的时候,那样的情况也才五文钱一担…
卖柴的人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价格很是统一。
阮月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把城墙边的柴都包了,有拉着板车来的,就跟着阮月一起到店里后门,阮月开了门让他们把柴都放到院子里。
天气预报上说今天没有雨,阮月对系统还是非常信任的,不然这么满满的一院子柴火,她也不敢那么堆着。
待到挨着给人把钱结清了,阮月才把柴往马车上装了一些,拉回了小院,堆了差不多十几担,才把耳房放满。
阮月在搬柴的过程中,还偷偷的往系统仓库里收了还几担,加上从前在路上偷偷收集的,也有一个耳房这么多的柴火了。
“师父,咱们现在干啥?”红英笑嘻嘻的问。
“还能做什么,先找地方去买点砖,把灶台垒上,不然咱们拿什么做饭啊。”阮月无奈的说道。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没有灶台也很难为。
第一百零六章店铺装修
阮老太看着这一屋子的柴火,带笑的眼睛里都有了光。

这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都有了,那日子还能越来越红火?
现在安定下来,等以后再给阿月找一个靠谱的丈夫,她这老骨头就是死了也能知足了。
阮老爹叼着旱烟袋,笑呵呵招呼阮月和红英进屋里喝水,
阮月期盼的问阮老爹,“阿爷,会垒灶台吗?”
“这个我还真学过,就是没单独干过,都是给大师傅打下手来着。”阮老爹眼睛也亮了,逃荒这么多天,一直是靠着阮月在支撑这个家里,他这把老骨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阮月听着阿爷会垒灶台,高兴的坐不住,“阿爷,阿奶,我去杂货店那边问问有没有砖头啊,这次咱们垒个大灶台。”
“诶,我不会复杂的……”阮老爹还没说完,阮月已经拉着红英跑了出去。
“哈哈,老头子,这下知道学艺不精不行了吧。”阮老太揶揄着。
阮老爹宠溺又无奈的笑笑,“那就垒着看呗,没准就成功了呢。”
“也是,没事多琢磨琢磨,不然还得花钱请人,这请手艺人那可贵着呢。”阮老太拍拍身上的土,拎着水桶去后院打了桶水。
这院子里的水井是在后院,租房的时候老太太说了,要打水先让女眷过去说一下,她们娘两个好在房间里不出来。
毕竟总是见外男,对于她们寡居的名声不好。
阮老太十分理解,这一上午打水都是红玉和红英两个丫头去,这两个小丫头力气大着呢,不愧是有功夫在身上的。
要是阿月也有功夫就好了,就不怕将来她在夫家被欺负了。
还好,那个清林不是她的丈夫,不然阿月丫头在他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这一辈子得过的多不如意?
阮老太跟姜老夫人喊了句话,自顾自的打了一桶水,拎到了前院,把瓦罐找出来,简易的搭了个临时的小灶,烧起热水。
阮月这边到了杂货铺找到给他们提醒的那个掌柜,跟他们说明想要买砖和炭。
掌柜把他们带到后院,笑着说道:“砖头我们这里是不卖的,不过这里有一些当年我们俢房子时剩下的,你看看够用吗?”
阮月看了看堆在墙角上的青砖,大致的想了想她想做的灶台的构造,“也差不多,那一会儿麻烦帮我们送到住处。”
“行,没问题。”掌柜打开意见库房的门,介绍道,“这里除了定出去的,就还有一百多斤炭,现在城外进来炭火不易,要想要炭火就需要提前定。”
“那好,这些一起给我们送过去。如果再来炭火,给我留上一千斤。”阮月算着开店时的用度,觉得一千斤并不多。
掌柜都被她财大气粗的样子惊到了,“阮东家,这一千斤炭我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是什么价钱,这一百斤一文钱一斤算。”
“行。”阮月转头看到院子里放着的几口大缸,眼里升起渴望,“这大缸多少钱一个?”
“最大的八十文一个,小些的四十文,再小些的坛子二十文一个。”掌柜一次指着从大到小的缸介绍。
阮月到缸的旁边看了看,盘算了一下,家里,店里各需要一个大水缸,还需要几个腌酸菜用的小缸,至于坛子,用来腌咸菜和咸鸡蛋都可以。
阮月咬牙,定了两个大水缸,四个腌酸菜用的小缸,四个坛子。
一半送到了隔壁,一半跟砖头和炭一起送到他们住的地方。
“对了,王掌柜,您知道早哪能找到木工吗?我要打点东西。对了,还有,铁匠,我需要去买两口锅。”
“还真巧了,铁匠在北街,你们到那边就能看到。木匠,一会儿送完东西,我让伙计带你们过去。”王掌柜对于阮月这个大客户,很是维护,不仅是因为她买东西不含糊,还因为他越看着孩子越顺眼,要不是看她梳个妇人发髻,他都想要上门去给儿子说亲了,这么能干的媳妇,上哪找?
阮月笑着谢过王掌柜,带着伙计把东西送到家里,交给阮老爹和阮老太来收拾。
她和红英又跟着伙计到了木匠家里。
木匠家离他们家不近,在城西的一个挺大的院子里。
阮月说明了来意,王木匠带着徒弟,拿着炭笔,本子,和尺子,就跟阮月到了店里,根据阮月口述和简单图样的样子,测量了数据。
“东家什么时候用?”王木匠在心里盘算着用料和用工。
“您什么时候能做出来?”阮月盘算了着还要去打铁器,还不知道需要多久,对于木匠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王木匠在本子上写画了一番,“最快也要十日。”
“可以。”阮月点头。
“您这些东西都是定做的,而且情况也很奇怪,我细算了下,我这边出工出料,您给上二两银子定钱,到时候交货,您再付二两。”王木匠很是憨厚,阮月要做的东西很多,除了八张八仙桌,配套的凳子。还有一个导台,后面放东西的架子用原来的货架,没有动,导台里面做一个宽大的板子,用来和面。还有一个檀木的大菜板,用来切菜。加上店的招牌,也用上好红木,所以这个价格才会这么高。
这个时期很特别,这么大的活,王木匠也是把自己利润压的很低,生怕一个不好把好不容易到手的买卖给弄黄了。
阮月思考了一下,点头应下,跟王木匠签了契书,付了二两定钱。
送走了王木匠,隔壁王掌柜也把她买的缸都送了过来,阮月一律让他们送到后面杂物房里。
院子里的柴,杂货店的两个小伙计也帮着塞进了柴房里。
两个人又找到了铁匠,买了一口大锅,阮月还定制了两个个大铁桶,用来做卤味,和卖粥用,还定了两铁舀子头,准备到时候绑上木棍用来捞卤味和打粥用。
这些狠狠地要了阮月五两银子,这铁器是真的贵啊。
除了这些,还需要原材料,这些不及,反正还有十多天才开张,她可以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