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流放北疆,不做下堂糟糠!沈婼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宁愿流放北疆,不做下堂糟糠!沈婼小说精彩免费试读
户外三十多度的气温,对于几个穿得跟球似的小娃儿来说,虽然难受,但不是扛不住。
甚至有没见过雪的,宁愿受冻也乐衷于出来玩雪。
沈婼虽认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锻其筋骨。
但认同不代表奉行。
大人们倒也罢,孩子们流放实属牵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没必要让他们为大人的错误买单。
所以沈婼送来的年货中,给孩子的吃喝穿玩占的比例都不少。
看到这么生机勃勃的一幕,她心情也不觉舒畅起来。
有眼尖的小孩子远远瞧见一人过来。
哪怕沈婼戴着厚厚的毛皮帽子,还盖了宽大的斗篷帽,又被厚厚的围巾围住半张脸。
但这些孩子依然一眼就能认出她来,立刻惊喜的边喊边迈着小短腿跑。
“婼姐姐,是婼姐姐来啦~”
最先跑的是刘子瀚。
小家伙在鬼门关走过一回,加上她娘教导,对沈婼一直都表现得很亲近依赖,甚至带着儒慕。
每次沈婼过来,他都要寻机找她腻歪一会。
“小心着脚下,别摔了。”沈婼见几个小孩立刻跑来,赶紧把斗篷帽掀下,扒拉下围巾轻喊。
好在大院门口的积雪都提前被清理过,小孩儿们这段日子没少在雪地里疯跑疯玩,估计摔出经验来。
跑起来跟胖企鹅似的,倒是没摔倒。
沈婼也加快速度上前,先弯腰接住跑过来的刘子瀚。
门口挂灯笼的两少年也看到沈婼,立刻惊喜的朝大院里喊。
“沈姐姐来了。”

“婼姐来了!”
大院里这会不少人也正热热闹闹忙活着。
今儿正是除夕夜。
原本大家伙都是流放的罪人,没打算过什么像样的年,随便对付过去就行。
但沈婼年前就一车车年货的往这边送。
又得知她今年也会过来跟父母一起过年。
大家住一起,沈家三口总不能关屋里自个过自个的。
沈母就提议不如大家一起过,除夕夜三院摆桌吃个热闹的除夕宴。
家中突遭磨难,若是刚来时,肯定都没这兴致。
但四个月过去了,大家伙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难得有这么个放松热闹且喜庆的机会,正好一起庆祝,扫扫心中郁气。
所以都分工张罗起来。
灯笼和对联、窗花这些可不是沈婼年礼中的东西,是他们自己凑钱去城里买的。
考虑到大家第一年在外地落魄过年,可能没什么心情庆祝。
所以沈婼虽送来不少年礼,却没送什么喜庆的东西。
倒是没想到他们自个整上。
沈婼进来时,就看到院子里也是张灯结彩。
虽然就是各处廊下挂红灯笼而已。
但在一片素白时,反而更显喜庆。
迎过来的妇人们忙招呼着沈婼赶紧进屋去。
沈婼也没推脱,看到听到动静从屋里tຊ出来,站在门边眉眼含笑,朝她招手的沈母,便也笑着牵着两小孩上前。
“娘,刘婶子。”
“快快进来,你这是在外面走了多久,看这手都冻凉了,怎么也不带两人,太危险了。”
刘大夫人赶紧抓着她刚刚露出来牵两个小孩后,冻得有点冷的手。
边说边拉着她往屋里走。
屋里还有好几个妇人。
因为气温到零下三十度后,地暖也有些扛不住,室内温度还是会往下降。
不过也差不多降到15度左右,穿多几件衣服倒是没什么影响。
但大家伙寻了个讨巧的法子。
直接把床都推一边,暂时充当置物架。
然后在地上铺上一层干草,再铺上棉被,都直接睡地上,坐地上,就更温暖许多。
这会三位老人就靠着床沿坐在地上,腿上盖着毛毯。
手边放着个竹篮,身边堆放不少布料,手上都拿着针线,显然在做衣服。
见到沈婼过来,也一一乐呵呵跟她打招呼,一脸和蔼慈祥的招呼她过来。
这几位谁以前不是家族里高高在上,被儿孙一口一个老祖宗奉承的主儿。
原本沈婼这种名声不好,又不够端庄淑女的‘野丫头’在她们眼里是最上不得台面。
但和她相处后,恩不恩情先放一边。
就沈婼这知晓人情事理,进退得宜,大方得体的言行作风,在这些老太君眼里就是最好的儿媳孙媳人选。
当然,现在她们可不敢奢望这个,但不妨碍她们对沈婼的喜爱。
沈婼也一一打招呼过去,解下斗篷外衣,脱下鞋子,踩在只铺着草编席子的‘大床’上。
地面地暖这会烧得正旺,脚踩上去,隔着厚厚一层干草和草席,只觉得暖烘烘,却不会烫脚。
“婼丫头,你过来,看看这帽子适不适合。”一位老太太笑着招呼。
她手上拿着一顶雪白的兔毛裘帽,看着就很精致很暖和。
毛皮也是沈婼送来的物资之一。
主要这个时空还没有棉花。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江豚水寨火灾
所谓的棉衣,富人是多叠几层绢布或丝绸,然后在内层层缝上一层又一层紧实的动物绒毛。
再次些的就是木棉花花絮。
普通人家,有点底子的就用芦花或碎布之类。
再没条件的,就用稻草。
一层布,一层草,中间再撒上一层沙土,再一层草一层布,缝成巴掌大的小方块,也能当棉衣顶过去。
大家伙有条件自然不用这么苛刻,棉衣虽用不上木棉或者毛皮内胆,芦花内胆还是用得起。
沈婼送来最多的就是整张整张的兽皮,其中最便宜的兔皮居多,还有提前收集的芦花之类。
沈婼闻言乖巧走过去,跪坐下来。
老太太把帽子给她戴上试试,左右瞧了瞧,“哎哟,好像有点大了。”
沈婼忙道:“没事,挺好的,大点不闷。”
老太太却拿下来一脸严肃,“那不行,大了容易进风,我再改小点。”
说完拿起剪刀就开始拆。
沈婼还想劝,旁边的老太太就把一件坎肩给她披肩上,四处抚平后,得意一笑。
“还是我眼睛利索,刚刚好。”
又有老太太招呼她去试衣服,显然大家伙这会手上正在缝制的衣物都是要给她的。
沈婼以前的孤儿院旁边就是敬老院,也是官方慈善机构建的。
收容的都是一些无处可归的老人。
福利性质的普通敬老院,条件自然有限。
所以他们一群孤儿经常会被院长带着过去帮忙,也算互相陪伴。
因此沈婼不止对小孩习惯性照料,对老人也如此。
她很乐意看到这些小人老人并没有被厄难打倒。
虽然也不乏有老人至今还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更多的还是稳定下来了。
陪着几位老太太唠嗑一会,沈婼便也挽着袖子出去帮忙。
差不多忙到下午三点,就提前吃上年夜饭了。
三院所有人都集中到中院这边。
男人们用拼接缝起的铜油布,一边系在屋檐下,一边往院门口拉展开,然后用一根根竹竿绑好固定住。
油布下方可以放上四大桌。
每桌都是用四张八仙桌拼起来的大桌,稍微挤挤也能坐上。
还用木板和凳子,在旁边搭了简单的小桌给小孩儿们当独立桌子。
基于户外气温已经低到滴水成冰的程度,所以没做什么不到两分钟就凉透的炒菜。
而是干脆打火锅。
食材五花八门,蔬菜不用说,都是沈婼拉来的,一直放地窖里,这会还翠绿着。
肉类除了鸡鸭羊,还有鱼虾等海货。
鸡皮剥下来切小块,鸡肉也片成薄片。
然后把鸡肉骨架和切成块的鸭肉一起放进锅里炖上个把时辰,丢进几颗红枣。
吃饭前先喝上一碗汤,简直暖和到心底。
羊肉同样也片成薄片。
鱼部分切块或片薄片,部分剁成鱼茸。
虾也是或整只或剁成虾滑。
汤锅里还煮上几十斤饺子,捞起来一口饺子一口肉菜,简单鲜美又热闹,吃得一个个心情舒畅,暂时什么烦恼都忘光了。
而就是沈婼安逸的陪家人过年时。
距离北疆一千多里的一处江边大寨。
穆严北正绷着脸,手拿着锄头,带着一群,顶着鹅毛大雪,从废墟里挖物资。
周围气氛沉闷又压抑,几乎只能听到锄头砸下的砰砰砰声音。
这时,一名少年急匆匆跑过来,还没接近就喊,“老大,不好了,又有三人接连发热,苗婶说退热药不够了,让您过去商量下法子。”
所有人齐齐停下动作,纷纷无措又着急的看向脸颊绷得更紧的穆严北。
穆严北握着锄头的手紧了几分,黑眸沉得仿佛能滴出墨来。
他朝众人道:“你们继续,我去看看。”
说完转身朝着靠江的小船坞走去。
江边的船坞也被大火烧了近半,旁边只有几艘勉强救下来,不算大的船,以及一艘大些的战船。
如今这几艘船里,住满了整个江豚水寨的人。
穆严北带着满身寒霜跳上战船,直接弯腰进了船舱里。
因为空间有限,人又实在太多,船舱里各处走道都或躺或坐全是人。
见他过来,众人纷纷开口打招呼,只是气氛还是有些压抑阴霾。
穆严北一路寻到其中一个舱室,正好碰见刚走出来的妇人。
“红姐。”
妇人见到穆严北,下意识转头看了眼舱室内刚躺下休息的病人,低声道。
“寨主,我们找个地方再说。”
说完轻轻关上舱门,走到另一间舱室内。
这间舱室内也住了许多人。
这些人身上基本都缠有绷带,面色很不好,情况明显不乐观。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