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祈程锦容在线阅读无弹窗_重活一世,只为快意恩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帝是天子之尊,不会去向一个臣子道歉赔不是。不过,对梁尚书的态度却温和了许多。
“辛苦梁尚书了。”宣和帝温声道:“眼下战事正紧,无论如何也得撑过去。内务府还有些存银,朕下旨拨一百万银子,梁尚书派人去内务府取便可。”
内务府要供应宫中一应用度,说是皇上私库也不为过。宣和帝肯从内务府里拨银子,梁尚书自是大喜,忙拱手谢恩:“皇上圣明,微臣谢过皇上!”
一众文臣武将,立刻大拍龙屁。一时间阿谀奉承如潮。
谁都爱听好听话,宣和帝也不例外,被众臣拍的龙心大悦。
……
其实,内务府的银子也不宽裕。四皇子五皇子正在建府,规制虽减了三成,花银子的地方依然不少。
在这关口,宣和帝还要从内务府挤出一百万两银子来,直愁得内务府总管唉声叹气。
不过,这是皇上旨意,再怎么样也得挤出银子来。说不得,只能削减宫中用度了。
内务府总管对着裴皇后,十分委婉含蓄地表露出了这一层意思。
裴皇后不假思索地说道:“传本宫口谕,以后本宫的衣食用度份例,减四成。其余宫妃和皇子公主,各减两成。”
内务府总管松了口气,立刻道:“皇后娘娘贤良宽厚,不过,以奴才看来,娘娘减四成份例也太多了,减两成便可。”
哪有宫妃减两成皇后减四成的道理。要缩减用度,也该先从宫妃们开始。
裴皇后却道:“本宫身为皇后,正该为后宫表率。从明日起,份例便减少四成。”顿了顿又道:“这等小事,无需四处宣扬。”
内务府总管忙恭声应下。心里却打定主意,一定要将此事传开,让众人都知道皇后娘娘的贤良。皇后娘娘高兴了,他这个内务府总管也能得主子欢心。
……
内务府总管退下之后,裴皇后转过头,低声对程锦容笑道:“这个毛公公,是个挑眉通眼的伶俐之人。本宫吩咐过的事,他定然会记在心里。”
程锦容似有些心神恍惚,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娘娘说的是。”
裴皇后略略蹙眉,目中露出担忧:“你今儿个是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这大半日,程锦容总有些不对劲。心不在焉,说什么都慢一拍。

程锦容定定心神,歉然说道:“大概是昨夜没睡好,今天早起,头就有些昏沉。这半日下来,总有些浑噩不适。”
程锦容没说的是,昨夜她做了噩梦,梦中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醒来时满身冷汗心跳飞快。
然后,这种惊魂不定仿佛有一片阴云笼罩在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的感觉,一直维持到现在。
头脑昏昏沉沉,说不出的难受。
裴皇后听在耳中,颇有些心疼,立刻道:“皇上还没散朝,暂且无事。你去休息一个时辰。”
反正太医随时等候传召就行了。现在宣和帝在忙政务,程锦容偷溜一个时辰也无妨。
程锦容略一犹豫:“要是传出去,只怕不太好。”
当值的太医溜去睡觉,何止不太好,是很不好。要是被御史言官们知道了,立刻便会上奏折弹劾她这个太医疏忽职守!
裴皇后轻声道:“你就在椒房殿里歇着,有本宫在,谁也不敢乱嚼舌头。”
程锦容到底还是点头应了。
程锦容在椒房殿里的住处,一直都留着,每日有人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进了屋子,躺到床榻上,闭上眼睛。
明明疲乏,却睡不着。
不知为何,脑海中总闪过贺祈的身影,还有元思兰……
莫非,贺祈在边关出事了?
这个念头一掠过脑海,些许睡意不翼而飞。程锦容心中漏跳一拍,忍不住睁开眼。
就在此时,门被敲响了。
程锦容迅速起身下榻去开门。
小宫女低声道:“程太医,平国公太夫人托人送口信进宫,请程太医得了空闲,去一趟平国公府。说是有要事相商。”
太夫人绝不会无端送信进宫。
到底是何要事?
程锦容心口像压了块巨石,沉甸甸的,面上却神色如常:“好,我知道了。”
……
一个时辰后,程锦容出了宫门,坐着宫中马车,去了平国公府。
她以“魏氏腰腹伤口忽然疼痛难当太夫人忧心之下不得已请人送信进宫”为由,告假出宫。裴皇后自不会拦着,杜提点也道:“有我在宫中,你不必忧心,只管去平国公府。”
现在还不知出了什么事,她只能连裴皇后也一同瞒下。
程锦容心中焦急忧虑,不算长的路程也格外难熬。
到了平国公府,门房管事早已等候多时,立刻开门相迎。
太夫人身侧的大丫鬟丁香神色惊惶地在门房处等着,见了程锦容,丁香一口气松了下来,快步上前:“程太医,请奴婢去见太夫人。”
程锦容略一点头,并未多问,步伐比平日快了许多。
见了太夫人,程锦容心中一惊。
太夫人是个疏朗豪爽的脾气,平日喜穿红,一把年纪了还喜欢涂脂抹粉,头上手上金光闪闪。
可现在,太夫人神色间的凝重惨然挥之不去,不等程锦容张口相问,便用力握住程锦容的手:“锦容,边关出了变故!”
“阿凇受了重伤,现在生死不知。”
“元思兰死了!三郎亲自动手杀了他!三郎也受了伤。”
第四百四十八章 惊变(三)
短短几句话,犹如晴空骤然雷鸣。
程锦容猜了一路,也未料到情形如此糟糕,一颗心直直往下沉,手也轻轻颤了起来。脑海中纷乱如麻。
元思兰死就死了,她半点都不会惋惜。
可为什么动手杀元思兰的人是贺祈?
贺祈奉天子之令随行“守护”元思兰的安危。不管元思兰怎么死,都不该死在贺祈的手里。否则,贺祈首先就要落一个疏忽职守的罪名,还有斩杀鞑靼太子的恶名……
宣和帝心里巴不得元思兰早点死。可宣和帝最要脸面,这般粗暴的斩杀,绝不在宣和帝意料和期待中。此事一旦传进朝堂,宣和帝一定会降罪责罚贺祈!
是什么样的情形,逼得贺祈不得不动手?
贺凇受了多重的伤?
贺祈的伤势又如何?
太夫人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具体情形,都在这封信里了。老大和三郎都受了伤,这信是大郎写的。”
“除了我之外,只有朱氏知情。我急着将此事告诉你,所以令人送信进宫。你既是来了,先看看这封信吧!”
程锦容从思绪纷乱中回过神来,深深呼出一口气,接过太夫人手中的信。
这封信很厚实,共有五页。贺大郎显然是在心情急切之下写的信,字迹有几分潦草。字里行间透出了惊惶和忧急。
程锦容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凝神看信。
……
边军连着打了几场胜仗,声势大振。
鞑靼可汗见势不妙,生出退意,一边和边军周旋,一边下令撤退,准备逃回关外草原。平西侯和贺凇等人各自领兵追击。
贺祈一直随在贺凇身侧,元思兰这一“骚扰敌心”的利器,自然也被带上了。
追敌半日,却不料中了鞑靼可汗的埋伏。从后方和侧方忽然杀出两路鞑靼精兵,前方拼命逃窜的鞑靼骑兵,也迅速调转马头。
贺凇领了两万精兵,对方却足有四万骑兵。
鞑靼原有近十万骑兵,打了几个月的仗,死伤颇重,现在兵力不足六万。他和平西侯还有另两位武将,各自领两万士兵追击。论总兵力在鞑靼骑兵之上。没想到,这一路败兵残将逃了半日,竟然冒出了这么多精兵来。
此时,贺凇方知中了鞑靼可汗的骤败诱兵之计。
为了这一天,鞑靼可汗也算是憋气忍辱。
从元思兰上阵那一日起,鞑靼可汗便知情形不妙,咬牙定下了这一计。连着几场败仗,加起来死了上万骑兵。鞑靼可汗心疼得心头滴血,硬是忍了下来。
设下埋伏的,是鞑靼精兵里的精锐,直接听令于鞑靼可汗,共有三万。这三万精兵,修整了一日,吃饱喝足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