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替嫁,偏执九千岁高调宠妻陆瑾瑜(被迫替嫁,偏执九千岁高调宠妻陆瑾瑜)小说全文-被迫替嫁,偏执九千岁高调宠妻陆瑾瑜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丫头看向陆瑾瑜:“似,似乎是与五娘子有关。”
“陆瑾瑜,你若是犯下什么过错,可莫要牵连我们。”陆瑾梅皱眉。
陆瑾瑜也有几分疑惑。
她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皇帝给她发什么圣旨。
“娘子,快些去接旨吧,且放宽心,万事,都有督主在呢。”芸娘安慰的一句话也拉回了众人思绪。
而今最重要的是去接圣旨,若是晚了那便是大不敬啊。
无人再管地上几个哀嚎惨叫的仆妇,夫人娘子郎君们皆是匆匆忙忙朝着前院去。
来宣旨的太监是个皮肤白皙的中年人,手中挑着个浮尘,正笑眯眯与陆敬山叙话。
“福公公,不知陛下有和旨意?竟让你亲自来跑这一趟。”陆敬山语气颇为客气。
那名唤福公公的人一副笑呵呵的模样,拱了拱手:“陆大人不必担忧,稍稍一等,正主来了便知是何事了。”
陆敬山见福公公面色颇好,便也松了口气,笑着点了点头。
“瞧,这说着说着人便齐了,好,那咱家这厢便宣旨了。”福公公视线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
在对上芸娘时,他神色一顿,看了眼芸娘身旁的陆瑾瑜,神色便是了然几分。
福公公对着陆瑾瑜笑了笑,本就圆润的脸这般一笑,眼睛便都挤没了,很是憨态可掬。
陆瑾瑜不明所以,只能回了一笑。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今”
略过前段一长串圣旨特有的书面用语,最重要的往往都在最后一段。
陆瑾瑜听着福公公流利将那一长串拗口难读的前言抑扬顿挫的读完,才算听到了最后的重点。
“礼部尚书府之女,承议郎之女陆瑾瑜,于襄都赈灾一事有功,坤仪毓秀,麟趾彰才,是宜今赐尔纹银百两,特封其为清原县主,赏食邑百户。”
福公公念到词,在清原县主四字上加了几个重音。

陆瑾瑜神色也有些惊诧,是襄都赈灾,而非是谯刺史贪污之事。
某人还真是......
将易拉仇恨的追缴贪污之事算在自己头上,将赈灾的好名头盖在了她头上。
不过想来也是,最初的几天里,她带去的那一部分物资倒是解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更何谈她还带去了个救命神医陈静平。
如此一想,这封赏虽然有些言过其实,她倒也不算是受之有愧。
“清原县主,接旨吧。”福公公绕过众人,将圣旨递到陆瑾瑜面前。
陆瑾瑜思索两秒,这才双手接过圣旨,站了起来:“谢皇上。”
按理来说,受封接了圣旨之人大多都是感激涕零地朝着皇城的方向磕头谢恩,更有甚者还能当场即兴挥泪作诗一段,以表自己的感恩之心。
官家女子受封县主,虽不是第一回,在本朝却还是头一遭。
这位陆府五娘子,啊不对,是清原县主,怎的如此镇定。
三个字谢皇上便打发了?
福公公:“就这?”
“呃,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陆瑾瑜也觉不妥,于是添了一句。
福公公无奈一笑:“清原县主不善言辞,想来心底定是感念圣恩的。”
其余人已经无心去管陆瑾瑜有没有尊敬皇帝了,他们已然愣住了。
上一秒要将陆瑾瑜赶出陆府的老夫人猛地咳嗽了几声,只觉着耳边响起了阵阵嗡鸣声。
今日皇上下旨赏赐陆瑾瑜于赈灾一事上有功,可自己方才却要将她赶出去。
且不提别的,这件事若是传出去......
外人定会议论尚书府糊涂啊。
皇上赏赐陆瑾瑜,他们陆府却是斥责她,若是被政敌夸大说的严重些,便是不尊圣意,违抗皇命。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敢和皇帝唱反调。
老夫人想到此,便觉着tຊ脑子里嗡嗡作响。
不仅是老夫人,便是其余陆府众人,也都将心提了起来。
本该是满门殊荣之事,却因为方才的三堂会审,将陆家人与陆瑾瑜的关系降至冰点。
见周围人这幅摸样,福公公身为皇帝身边伺候的人,自然不是傻子。
他了然一笑,不再多言语,只是低声开口。
“临行前督主还吩咐咱家,将这封书信交予县主。”福公公说着,又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
“你,不会也是他的人吧。”陆瑾瑜小声开口。
福公公哂笑一声:“县主真会开玩笑,督主可不就是咱们太监的主子吗。”
第62章 许久未见督主发怒了
对哦。
庭覆是东厂之主啊,他可不就是他们这些太监们的首领吗。
说着她低头看向福公公手中那封信,陆瑾瑜眼皮跳了跳。
那是一张粉到极致,还描了金边桃花的信封,似是还熏了香,微浓连带着桃花香气的味道扑鼻而来,倒是好闻。
他与她如今不是都在京城,如此之近的距离,还写什么信。
写信就写信了,还做的如此花哨。
有些嫌弃地拎起信封,陆瑾瑜点点头:“信我收下了。”
福公公眼角抽了抽,这么嫌弃?
面对圣旨无甚感觉也就罢了,如今面对督主的亲笔信也是如此态度。
有意思,他回去定要将眼前这位小娘子的表现一五一十地禀报督主。
他已经许久未见督主发怒了。
“你们督主......可是出了什么事?”陆瑾瑜好奇开口。
如果不是庭覆被什么事情缠住,脱不开身来见她,她想不到某人会写信的理由了。
福公公心底一沉,却很快掩饰住了那一抹一样,仍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摸样:“督主能有什么事情,这不是刚从襄都回来,皇上又心系襄都百姓,便召督主近前细细询问了一番襄都事宜,这几日怕是无暇见小娘子,这才拖咱家写了一封信,免得小娘子挂心。”
福公公的异样早被陆瑾瑜看在眼里,他收敛表情的速度很快,陆瑾瑜的眼睛却也不慢。
皇帝?心系襄都百姓?
说他心系贤妃陆瑾瑜信,心系百姓那是绝无可能。
这话说出去除了那些愚民还有谁会信?
“原来如此,那还真是辛苦咱们的天子了。”陆瑾瑜扯了扯嘴角,只能笑着开口。
福公公也是笑着附和点头:“是啊,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这么大的喜事,只是不知五娘究竟在襄都做了什么,得蒙皇上如此大悦,让皇上降下恩赐?”陆敬山率先反应过来,扯出一抹笑意凑到福公公面前询问。
福公公如今面对谁都是一个表情,他笑眯眯摇头:“这咱家就不知道了,清原县主可是您的亲侄女,这事儿您直接问不就是了,还用问咱家?”
亲侄女这三个字被福公公咬得极重。
京中谁人不知是陆敬山得罪了九千岁,而后没过几日时间,礼部尚书府的五娘子被赐婚给九千岁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
看似毫无瓜葛,实则就是因果关系。
分明就是陆敬山将火引到了自己侄女身上,自己面对九千岁时唯唯诺诺,反倒要一个柔弱小娘子替他挡灾。
陆敬山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视线转向陆瑾瑜,却发现她正百无聊赖地摆弄着一封红色书信,一副不愿搭理众人的模样。
“宫中事忙,圣旨传到,咱家便不久留了。”福公公说着,先是朝官位最高的陆敬山行了一礼,而后则是陆瑾瑜,最后才是老夫人,才要离开。
此番行礼将老夫人排到了最后,一旁的陆瑾梅忍不住侧目看向陆瑾瑜,却只是气愤张了张嘴,并未多言。
她敢对着陆瑾瑜挑刺,却不敢对福公公发难。
福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人,礼数这种基础操作自然不会出差错,这般作为自然是循着规矩做事的。
陆瑾瑜仔细从脑海中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