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回来后,我承包了两百亩地周小渔精彩小说(修仙回来后,我承包了两百亩地周小渔)阅读大结局 修仙回来后,我承包了两百亩地周小渔免费版小说更新阅读_笔趣阁
“称重,300一斤。”
她手里的鸡枞菌是开伞的,伞面有小盘子那么大,周小渔预估应该有个六七两重。
“但我们食铺有两个方案,第一,就是平常做法,不收加工费,菌子多重就收多少钱,第二,也是正常做法,但是会用到一种特殊的油,你来之前应该了解过吧?”
“我们农庄每天中午都会供应不同的炖汤,不只是味道,对身体也非常好。”
“我给你的第二种方案就有这样的效果。”
“直接说多少钱吧?tຊ”小女孩的母亲已经离婚了,独自带娃的她只想给闺女最好的。
吃自己亲手挖出来的鸡枞菌。
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周小渔伸出六根手指:“也按鸡枞菌的重量来,一斤加工费600。”
也不是特别贵。
小女孩儿的妈妈点头:“那就给我单独加工,等一下,我给这朵鸡枞菌做个记号。”
随手在地面找了根小木棍,插进鸡枞菌的菌把里,完事儿。
周小渔询问的目光一一扫过刚刚撬起鸡枞菌的三个人。
“我喝大锅里出来的就行。”
“我也一样。”
“我也。”
“行,那走吧,玉米地那边还有三个窝点,要去的跟我走。”
没一个人掉队,闲逛一样,一行人到了玉米地。
玉米苗已经长到齐腰高,玉米行里的红薯堆,红薯苗刚种下去两天。
四处溜达的鸡一点不怕人,淡定的从众人脚跟前路过。

小女孩飞起一脚。
受到惊吓的鸡扇着翅膀咯哒咯哒的飞速逃离。
“哈哈哈~”小女孩高兴得直拍手,捯饬着小短腿跟着鸡跑。
小女孩的妈妈弯着腰伸出双手,不远不近的跟着,随时准备接住摔倒的女儿。
人群中另一个小孩有十三四岁了,五谷不分的,很少来乡下,觉得追鸡好玩,也一趟一趟的追着跑。
他爸妈乐呵呵的看着,没阻止。
一起来的爷爷奶奶连连点头:“这地方算是来对了,多认识蔬菜多接地气,以后长大了,也不至于连韭菜和葱都分不清。”
“那以后我们常来?”
小孩要读书,暑假寒假要上兴趣班要补课,他们基本每年出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两次,平时就只找市内稍微近点的旅游点,几乎都跑遍了。
其中,小渔农庄给他们感觉是最舒服的。
空气好水好风景好,经常来也不会腻。
“猜拳了,我们四个人,总能赢一个人吧,待会儿把小安喊过来让他挖,也单独煮一份汤晚上喝。”
“行啊。”
四个人往手心吹了口气。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嚯,胜出两个人。
三个窝点五朵菌子,他们一家就占两朵,晚上煮一盆子汤,一家人也够喝了。
(作者:想名字好烦。Ծ‸Ծ)
喜笑颜开的招呼跑远的毛俊安:“小安,快过来挖菌子了。”
毛俊安再次跺脚吓飞两只鸡后,神采飞扬的跑回来,接过撬刀,照着刚刚看到的样子,得到了两朵鸡枞菌。
从地边上扯了两根草松松拴在鸡枞上,毛俊安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发在了没有老师的班级群里。
【鸡枞,我亲手挖的。】
群里正聊着八卦和组队打游戏的同学们一愣,下一秒数个问号刷屏了。
毛俊安看着手机一乐,又拍了一段撵鸡的视频发在班级群里。
????
?????
【被盗号了???】
毛俊安没回复任何信息,一下午,挖土豆,抓小河虾,捡鹅暖石水流里的小田螺,摘草莓,钓鱼,超长滑滑梯,泡温泉……
在群里反复刷新。
他的同学一开始还发打游戏,玩滑板,骑自行车,游泳等等视频回击。
到后来,他们已经不想搭理毛俊安了。
比不过根本比不过。
——————
“你这农庄打理得很不错嘛,”周鸿逛了一圈,对农庄有了大致的了解。
周小渔点头:“确实很不错。”
“你倒是不谦虚。”
周鸿笑着喝了一口茶水,眼睛就是一亮,茶香扑鼻,水更是一绝。
“看来我查到的消息不假,你这里的水,的确不错,”深吸一口气,周鸿缓缓呼出:“空气真好,感觉我这个人从上到下都干净了。”
“在这里录制综艺,估计连滤镜都不用加了。”
说半天,终于说到主题了。
第一百零四章 合作
“不知道周导打算怎么合作?”
“周导拍摄综艺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一连两问。
周鸿没急着回答问题:“我发现现在的人对有钱人的生活是非常好奇的。”
“豆音上,不管是哪一类的炫富视频,都拥有着巨大的流量群体。”
“我说一句实话,贵庄的物价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天价,但在真正的有钱人眼里,还不算什么,不上不下,卡在了高收入人群中间。”
“最妙的就是这个中间值,对于普遍观众来说,这个物价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那对于富豪而言呢,又还不至于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周小渔:……
所以,到底想表达什么?
表达来小渔农庄拍综艺一定能火?
小渔农庄的位置不尴不尬?
周小渔没吭声。
周鸿手指在桌上一点一点:“拍这种大众综艺,贵庄的物价应该不容易过审。”
“所以一定要和政府牵头,主打新兴农业的概念来推广。”
农药和各种药剂的滥用太普遍了。
难道国家不想出手阻止这种危害生态健康的方式吗?想,但太难了,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不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农民种地赚不到一点钱,大规模种植的承包商看不到利润。
谁还去种地啊?
那这个时候,一旦小渔农庄的概念显现出来,这么赚钱的前提下会不会有跟风者?
虽然这股风有点难追。
但总有那么几个头铁的人。
放眼看那些富豪超市,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一旦沾上进口两个字,价格都是成倍的涨,好像大家都觉得国外的更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