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傅笙笙)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傅笙笙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傅笙笙)
她说着看向霍成哲,“舅舅查过鱼鳞册,知道哪些是真的有钱,哪些是强撑着的吧?”
但凡真有钱的,都是家中地产无数。
而那些强撑着的,除了祖宅之外,都卖得差不多了。
有些甚至连祖宅都给典当了,现在是在跟当铺租借。
一旦交不上租子,当铺即刻就会前来赶人收房。
这一年以来,霍成哲不敢说把京中富豪全查了个底朝天,但至少查清楚了七成。
“微臣略有所知。”霍成哲谦虚地说。
“那就让他们出粮、出钱、出棉衣。”傅笙笙说。
这算什么主意?
陈灵欢阴阳怪气:“公主殿下慷他人之慨,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傅笙笙认真地纠正她:“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觉得单靠这些人家里几个地主老爷、地主婆,如果没有剥削别人的话,能有那么大的家业吗?”
众人一愣,忽然觉得傅笙笙说得很有道理。
霍成哲甚至想偷瞄天武帝。
若真的论起剥削,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咱们这位陛下也是剥削百姓的一把好手。
但求生欲让他忍住了这一冲动,没让天武帝发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但陈灵欢丝毫没被傅笙笙的理论所动摇:“若是没有地主雇佣这些人,他们就要饿死了。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他们剥削?”
傅笙笙歪头,用看智障的眼神看她:“你怎么这么笨,连这种事都能因果倒置?”
陈灵欢义正言辞:“我说的是事实。”
“那要不我们试试,看看谁都不干活的话,哪一方先撑不住?”傅笙笙问。

陈灵欢一口应下:“行啊。”
傅笙笙想了想,说:“那你先去把你自己的衣服洗了吧。以后都没人给你洗衣服了哦。对了,你还要种地,不然你就没东西吃。还要自己学会烧炭,不然就没炭火取暖……”
她掰着手指头一样样数,没说出一样,陈灵欢的脸色就白一分,直到最后毫无血色。
前世,陈灵欢的父母都是修士,她从小就有人服侍,别说洗衣服,甚至都没见过人洗衣服。
这一世成了护国公府家的小姐,过的也是养尊处优的日子。
现在光是听见自己要干这些杂活,就觉得有失身份,气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天武帝倒是大概明白了傅笙笙的叙事逻辑,心中对她这样的观点感到诧异。
他作为既得利益者,心中其实不赞同傅笙笙的逻辑。
但眼下灾民即将冲入京城,他必须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置方案。
“京中富户能拿出多少米粮、棉衣?”天武帝问霍成哲。
霍成哲面露难色:“这说不好。他们若是不配合……”
“那就把这事告诉灾民,让灾民们自己去拿。”傅笙笙说。
人一旦陷入绝境,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往往会做出很多意料之外的事。
先前几次天灾发生之时,都有灾民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弄得良家百姓和官府都是苦不堪言。
这次水患涉及范围如此之广,沿路必定已经有好几波灾民成了匪寇。
若是放出消息这些富户见死不救,愤怒的灾民能直接打进他们家,抢光他们全家的东西。
这些富户不是傻子,只要知道朝廷的意思,就会乖乖把东西拿出来。
天武帝宠溺地揉了揉傅笙笙的脑袋,心想他女儿就是聪明,随他:“阮阅,让内阁按公主的意思拟旨。别让这些灾民全部进入京城,沿途都要按这一方法安置好灾民。”
阮阅应声,知道这事还没议完,拿了纸笔详细记录。
天武帝又问傅笙笙:“那让灾民住哪儿?”
拿东西出来,和让灾民进屋是两回事。
富户们对后者必定无比抗拒。
傅笙笙早就想好了,掰着手指头一样样数:“府衙、县学、庙宇、道观……都可以拿出来给灾民居住。如果有富户主动愿意把家中空屋借出,朝廷可以予以嘉奖。”
“对了对了,棉衣不一定要新的,即使是旧的也可以,但一定要是干净、能穿的。”
“还有制定惩罚规则。若是有人故意使坏、拿发霉的米、发霉的棉花出来,就抄他的家!”
“啊,还有还有,要稳定物价。京中商户若是因此涨价,一样抄他的家!”
“还有还有,要派人定期巡逻。这个也可以组织灾民做。让他们去干活,当地的灾民可以去开凿河道,换取伙食。”
“还要派大夫过去。这次一定已经死了很多人,要防止出现时疫……”
傅笙笙搜肠刮肚地想着,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说了出来。
众人看她的眼神逐渐从惊讶变成震惊,最后甚至是不可置信。
天武帝甚至再这一刻产生了立她为太子的想法。
第113章 劫富济贫,二次公平
傅笙笙一口气说了一大通,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听着,包括陈灵欢都没敢插嘴或反驳。
因为就连她都从傅笙笙的提议中看到了可行性。
她没想到傅笙笙居然真的为灾民在绝境中走出了一条生路。
劫富济贫,二次公平,确实一个很好的主意。
只是这个方法太得罪人,而当权者作为既得利益者,很少有愿意主动去改变的。
即使有,也会遇上层层困难。
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件事的。
除非这人拥有绝对的权力、无畏的先锋、凶猛的队伍。
恰好天武帝就是这样的人。
他作为大应王朝开国以来权力最集中的帝王,拥有绝对的权力。
霍成哲先前已经帮他干了那么多得罪人的事,也不差这一件救万民于水火的大好事。
锦衣卫的凶猛全国皆知,恰好是高效且有力地执行天武帝的意志。
天时地利人和,天武帝如今都有。
士大夫会为此在史书中骂他残虐无道,但只要记录下这一笔,天武帝就活该要因此事流芳百世。
史书一向对女子只是一笔带过,这次甚至有可能还要浓墨重彩地为傅笙笙写上好几页。
瞧着所有人都敬佩地望着傅笙笙,陈灵欢不愿让她出尽风头,冷声问:“就算富户们愿意拿出粮食又如何?吃饭的人还是太多,总有人要饿死。”
“只要富户们愿意拿出粮食,那粮食就肯定够所有人吃。”傅笙笙认真地说。
“豫州作为出产粮食的大户,此次水患之后,今年必定绝收。即使是丰年,外面都有那么多人挨饿受冻,如今是灾年,又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吃饱?公主殿下久居皇宫,怕是不知道外面的艰辛吧?”陈灵欢不服地质问,甚至带上了一层嘲讽。
傅笙笙说得口渴了,伸着小胳膊要去扒拉天武帝放在桌上的茶杯。
天武帝眼疾手快,把茶杯挪走。
这是浓茶,小孩子哪能喝这个?
旁边的宫女立刻端上一个小奶壶,低声道:“公主,您喝这个。”
傅笙笙就找奶壶了,扬起小脑袋吨吨吨喝了半罐,才觉得嗓子冒烟的感觉缓和了些,耐着性子跟陈灵欢讲起道理:
“丰年有人饿死冻死,是因为有人多占了粮食和棉衣。灾年也是一样的。虽然今年豫州粮食绝收,但江南风调雨顺,收成不错。只要把这些粮食分发到需要的人手里,就不会大范围饿死人。”
陈灵欢被噎了一瞬,倔强反驳:“我不信。”
傅笙笙根本不在乎她的态度:“我又不要你信。”
【只要亲亲父皇相信我就可以啦。】
【父皇英明睿智、爱民如子、功比尧舜、文成武德、千古一帝,肯定会听我的吧?】
傅笙笙扬起脑袋,眼巴巴地望向天武帝,一把扑进他怀里,糯糯地喊:“父皇最好惹!”
要是霍心兰在,一定很想问傅笙笙一句:乖女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