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网络日志 实践日志 心情随笔 伤感日志 情感日志 心情日志 非主流日志 爱情日志 热门小说

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小说在线阅读朱雄英无广告小说免费在线阅读(免费)+(结局)

时间: 2024-06-12 16:13:55  热度: 14℃ 
点击全文阅读

而对于不同等级的府邸规制,朱元璋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观构造上,郡王以下不许建歇山转角、重栏重栱,不许有彩绘图案,厅堂的房间数量根据官职的大小也有严格区别,一品到九品,分别是五间九架到三间七架不等,至于国公,则可以有前厅七间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超大规制。

朱雄英下车后,便被门口的管家恭敬地迎了进去。

曹国公府跟他去过的秦王府相比只是规模缩水了不少,但该有的都有,家庙和廊、庑、庖、库等从屋一应俱全,府内绿树成荫,假山池水相映成趣,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在管家的带领下,朱雄英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来到了府内中堂的大厅。

此时,刚换了常服的李文忠已经得知了朱雄英的到来,急忙迎了出来,显得很是热情。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大侄子,而朱雄英则是李文忠的大侄子,双方的亲戚关系还是很近的,属于是表亲,但为显亲近,一般不用“表”来称呼。

“好侄儿,今日怎么得空来我这里?”李文忠笑着问道。

朱雄英躬身行礼,然后将袖中的圣旨拿出来给李文忠看了一下:“叔叔,皇爷爷有手谕,让您统筹建造堤坝的工程。”

“稍待。”

李文忠并不知道朱雄英是来宣旨的,而接旨也有接旨的规矩,李文忠连忙侧过身来站好,然后躬身行礼,身后曹国公府的奴仆则是垂首肃立。

不是所有圣旨都需要下跪的,根据大明制度,诰命、敕命、敕谕、谕告、宣告,这几样是必须跪听的,但宣策和敕令,也就是俗称“手谕”和“口谕”,接这种圣旨,接旨人只需躬身即可......至于身边的人,如果有功名在身则需要以扇作笏,摆出挡脸鞠躬的姿势,无功名的人则需要垂首肃立,要是什么都不懂庶民,就算不知道怎么做失礼了也不会被追究责任,“礼不下庶人”就是这个意思。

朱雄英宣旨后,李文忠接过圣旨,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皇命难违,也只能尽力而为。

“陛下还说什么旁的事情了吗?”

朱雄英摇摇头,如实道:“那倒没有。”

李文忠请朱雄英坐了下来,府中的仆人上了茶水,喝了口茶后他抬头看向朱雄英,问道:“好侄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毕竟这件事情,是由朱雄英引起的,而且皇帝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派朱雄英来宣旨,所以李文忠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些深意。

朱雄英沉吟片刻,也没敢信口开河,而是谨慎地说道:“叔叔,我认为建造堤坝还是头等大事,但也不是说盲目去建。”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侄儿说得有理,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着手呢?”

这也是李文忠对朱雄英能力的小小测验,朱雄英并不需要答得有多好,但最起码要有个条理,若是他自己心中都没谱,那李文忠就会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弄这么大架势,恐怕有白折腾的风险。

“还是得对长江入海口的地理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测,然后做好规划,这个得看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安排,最好能跟地形结合起来因势导之......而且还得跟当地百姓说清楚,既然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田产,没道理征召的民夫会不尽力。”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说话有条不紊,虽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但基本的思路都是正确的。

“对了叔叔,我这里还有一份堤坝的构筑图,不一定完全对,但您可以参考一下,找擅长治河的工匠再看看改进一番。”

说着,朱雄英掏出了一张他手绘的草图。

明代治理黄河的成功经验很多,治理长江倒是少见,不过疏浚吴淞江等记录也有一些,所以之前查到相关资料的时候,朱雄英就留意了一下具体的方法,如今一看果然能派上用场。

“束水冲沙法”这些治理黄河的法子就不说了,跟眼下的事情压根不沾边,但具体的堤坝构筑法却可以参考一二,毕竟是已经验证过的成熟构筑方法,有效治理了吴淞江和黄浦江,想来应对长江的洪灾,也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

第189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

朱雄英指着草图对李文忠解释道:“第一道堤,是正堤,也就是通常用的防洪堤;第二道堤,是遥堤,也就是在正堤后方较远处再修一道堤坝,一旦正堤崩溃,有遥堤的存在也能挡住洪水,而且冲毁第一道正堤后,水势一定是减缓的,所以遥堤可以比正堤的高度要低一些,但宽度要更宽;第三道堤,则是在关键部位加修的月堤,以备万一;第四道堤,则是格堤,在正堤和遥堤之间竖向修筑,形成一个个小的分水池,如果正堤溃决而水流不是特别大,则水遇格堤即止,淹没仅限一格,不致漫延大片滩地。”

李文忠扫了一眼,就基本把这张草图的原理看懂了,因为在他这种名将眼里,修堤跟修城墙是一个道理。

说白了,这跟羊马墙加城墙加瓮城加坑道的四重组合原理是一样的,而月堤,也就是半月形的堤防,用来在险要或单薄的堤段于堤内或堤外加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就有记载“杜伟长为转运使,人有献说,自浙江税场以东,移退数里为月堤,以避怒水”。

不过这格堤倒是有点意思......但具体能起到多大作用,没实践也不好说。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套相当完善的堤坝系统,给了李文忠很大的启发,这也不禁让他对朱雄英刮目相看。

李文忠觉得,朱雄英说话办事和思考问题都很有条理,在众多皇孙里面,他没见到谁有朱雄英这种能力的......假以时日,经过一些事情的磨炼,以后的成就定然是不可限量的。

按照现在大明打下来的底子,如果朱雄英继承皇位,那么成就汉武帝、唐玄宗那样的功业并没有什么难度,如果不穷兵黩武的话,那么或许在历史上留下的评价还能更上一层楼。

接着李文忠又详细询问了朱雄英关于七月的雨势、堤坝需要重点建设的位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朱雄英把他知道的部分都一一耐心解答,并酌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两人就这样在大厅中畅谈了很久,直到拉着一起中午吃完饭,李文忠才打算放他走。

喝了会儿茶,李文忠叹了口气,看着朱雄英,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神色:“侄儿啊,如果我有你这样的儿子就好了。”

朱雄英一愣,不解地问道:“叔叔何出此言?”

李文忠苦笑了一下,回答道:“你表哥李景隆最近几年有些意志消沉......我们父子之间也闹了些矛盾,有件事得拜托你。”

“叔叔请讲。”

“自从他购置了莫愁湖的别墅后,便经常去秦淮河和莫愁湖上泛舟散心,也不回曹国公府了。我实在是拿他没有办法,希望你能在有空的时候找到他,劝说他一番。”

朱雄英心中有些尴尬......因为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景隆变成这样的原因。

嗯,可能是命运遭到了他预言的小小影响。

不过就跟朱标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一样,李景隆也不知道,所以人家好好端端的大好青年,一下子就无事可做了,能不意志消沉吗?

想到这里,朱雄英也是有些愧疚。

如果历史线没有被他人为改变,那李景隆这时候估计都成曹国公了,会被老朱多次委任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还会去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继而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不可谓不风光无限,。

然而这一切,在朱雄英的预言下都泡汤了......老朱现在觉得李景隆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所以什么活都不给他,就让他在家待着,只求他别捅篓子出来。

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朱雄英觉得自己有必要拯救一下这个被自己预言耽误了的表哥。

毕竟李景隆虽然打仗不行,但除了打仗,李景隆都挺在行的,比如练兵、外交、做生意......属于是个复合型人才,只是不能把他摆在错误的位置上,这就像是一个好的项目经理,你不能让他去干董事会秘书的活一样。

朱雄英听后,立刻满口答应了下来:“叔叔放心,我会尽快找到表哥,好好和他聊聊的。”

李文忠感激地看着朱雄英,拍了拍他的肩膀:“侄儿,真是麻烦你了......景隆这小子,性格有些倔强,我一直拿他没有办法,而且估计再过一阵子我就得去苏州府了,到时候更没时间,你俩年岁相差不大,所以希望你能开导开导他,解开他的心结。”

离开曹国公府后,朱雄英心中也不禁感叹......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祝愿李文忠能够顺利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毕竟修堤坝这是需要调配几十万人的大活呢,实在是不容易。

接下来,朱雄英又去不远处的郑国公府拜访。

三十多岁的郑国公常茂正在府中的演武场上挥汗如雨,如同铁塔一般的身形,身披重甲,手持无头长枪,与几个铁册军甲士对练。

常茂武艺惊人,而且正值壮年,虽然现在不讲究斗将,但论起战场厮杀,可以说在明军中是能排在前列的,或许只有朱棣、余通渊等少数将领能跟他过过招。

只见常茂枪影如风,气势如虹,那几个甲士虽然亦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但在常茂的攻势下,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突然间,常茂一个猛烈的突刺,将一名甲士手中的兵器震飞,顺势再一个横扫,将另一名甲士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