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音陆元昌小说在哪里可以看谢德音陆元昌在线阅读
萧妱韫混在百姓中,躲在不起眼的角落看着前方的情况。
只见城门处,雄赳赳高昂昂的骏马并排而来,上坐着狄人和党项人的将领,神色倨傲,目空一切。
萧妱韫垂着头,避开了这些人扫视百姓的目光,等着后方缓缓驶入一辆宽敞豪华的宝盖马车,上坐着一女子和一少年,眼尖的人渐渐的发现了不对劲。
直到陆修齐率群臣而至,当着所有百姓的面行礼,朗声道:
“臣陆修齐,恭迎太后陛下回朝!”
陆修齐身后的朝臣也异口同声的下跪恭迎。
百姓闻言一惊,再看向马车上的女子和少年时,也都惊讶无比,跪了一地。
萧妱韫随着众人跪了下去,余光中偷眼看去,端坐在马车中的,哪儿是什么太后!
分明是秦宛音!
秦宛音本就与庄玥有几分相似,庄玥也曾在百姓中露过几次面,这样几分相似,足可以以假当真。
她再看那少年,身量修长,眉目间本该有少年的英朗,此时却蒙着一层阴郁。
哪怕时隔两年,朝臣和百姓还记得,这确实是两年多以前失踪的天子周晟显。
在众人还惊讶于失踪两年的太后和周晟显怎么跟狄人在一起时,只见身穿华服的太后站起来,将手边的一块黄布包着的硬物拿出。
打开展示在众人面前。
“两年多以前,佞臣发动宫变,意图逼宫,我与皇儿落难,幸得陆大人搭救,逃离宫中,由狄族人接应照料,才得以活命,今日才能携皇儿回朝。”
这一变故,是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
只见那位“太后”依旧声音高昂的说着:
“此乃传国玉玺,乃神授之,佑我大周千秋万代,国祚绵延,当初逼宫的逆贼,便是今日举反旗,令生灵涂炭,将这天下再度变成战场的周戈渊!”
“太后”此言一出,整个长安街中,针落可闻。
萧妱韫心中一沉,看着这假冒的太后,真天子,以及传国玉玺,便知此事棘手了。

第485章 文人笔作刀
不管是哪朝哪代,执传国玉玺方为正统。
如今的百姓更是信奉天命神授,天子才是百姓们应该供奉尊崇的。
之前摄政王在江南一带起事,打的是匡扶社稷,幼帝被佞臣挟持,清君侧的名义反攻长安。
如今周晟显回来,他比现在那个一岁多的孩子在百姓心中更有威慑力,自然也更名正言顺。
且玉玺在他手中,不管是从哪方面说,都是朝廷更为正统。
萧妱韫心中知晓摄政王的能耐,这江山一半是当年高祖打下来的,另一半就是摄政王平定下来的。
假以时日,他定然能再破长安。
只是如今狄人和党项人入城,只怕会增加许多的伤亡不说,将来摄政王登基之后,也会被后世史学家诟病得位不正,抢了侄子的江山。
萧妱韫还在想着的时候,便听着身边有人喃喃低言道:
“这不是太后......陆修齐他以假乱真,勾结异族,颠覆社稷......”
萧妱韫偏头去看,只见与她在一处跪在地上的,有一年轻男子,书生模样。
萧妱韫看他此时悲愤的神色,欲站起身来,她眼疾手快的摁住了他。
慷慨高义固然令群情激愤,只是萧妱韫信奉的是韬光养晦,不能枉死。
眼下长街上全是狄人和党项人,还有陆修齐派来的禁军,等不到他说出口,便会成为刀下亡魂。
萧妱韫虽然不认识他,但是能辨认出太后是假的,必然也曾在朝为官过。
眼下的情况,还是明哲保身的好。
萧妱韫用力死死的摁着他,生怕惹了陆修齐的眼。
长街上的热闹渐渐散了,迎接太后和天子的车驾也已经离开,只有百姓脸上不见喜色。
女子们只是出来看看热闹,便被入城好色的狄人军官盯上,当街便动手强行带走。
萧妱韫不欲惹事,站起身来后便打算离开,却被人拦住了去路。
“方才兄台为何拦我?”
萧妱韫刚才没仔细看他,此时再看,一副俊俏模样,仿佛在哪里见过,只是又记不得了。
“你刚才站出来,话都说不出口,便会没命。”
“可那明明不是太后,只是原来庄太后身边的女官,百姓不知,被佞臣迎进宫中后,老百姓更会被蒙在鼓中。”
萧妱韫很想翻白眼,书生意气,一点都不晓得什么是识时务,什么是迂回。
读书读傻了一般,脑子不灵光。
“想警示世人是吧?”萧妱韫问着。
那人点了点头,萧妱韫招了招手,那人凑近,只听萧妱韫道:
“你以前做什么的?”
那人愣了一下,如实说道:
“先前高中后,摄政王安排不才进了翰林院,后来佞臣当道,不才不愿与之为伍,辞官在家了。”
萧妱韫点了点头,声音更低道:
“文人手中笔作刀,为何非要用鲜血去警示?”
那人微怔,转头看着萧妱韫一双眼眸明亮,心头有些怪异,却依旧心虚求教:
“兄台教我。”
-
自狄人入长安城后,长安城中,每日里都有飞书传开。
传那日入宫的太后并非是原来的庄太后,玉玺也并非是真的玉玺,这一切都是奸臣勾结异族,怕人辱骂才搞出来的事情。
这些事情明面上没有人议论,但是私下却屡禁不止。
每天都有新的版本,什么陆修齐原来的未婚妻秦宛音,与太后相似,如今陆修齐颠覆社稷,将自已的未婚妻推到太后的位置上,图谋不轨。
百姓们最爱的看的就是这些贵族的一些奇闻轶事,便是朝廷禁止,也不妨碍他们私下传播。
更有人定成了册子,写一些皇庭得花边事迹,比如《陆修齐与两宫太后那些事儿》等,此类的书册。
等着朝廷发现的时候,在民间已经传播已久,且书册上没有书坊的标记,纯手抄本,也不知道去哪里追究幕后之人。
所谓的天命神授,真命天子,血统纯正之类的说话,本是在百姓心中牢不可破的,却在这样的情秽读物中,被人不屑一顾。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天子,并不值得他们拥戴和尊崇。
反倒是在这样皇室艳.史的书册中,又多了另一股风。
写了摄政王的生平,少年时开始征战天下,结束战乱,后来掌权又开始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
之后被奸臣陷害,落难民间之时,体恤众生疾苦,如今不忍江山社稷陷于奸臣和异族人之手,反攻长安,这才是天命所归,正道沧桑。
一篇文章写的洋洋洒洒,令人读着情绪激愤。
朝廷也发现了,只是总也找不到人。
-
沈青山一大早来长安书坊的的时候,问着长安书坊的赵老板。
“肖公子可起床了?”
赵老板看着这个原先的探花郎,后来辞官的沈青山,近日频繁的找萧妱韫,不由得审视了他两眼。
赵老板年岁大了,膝下没有女儿,萧妱韫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这样的晚辈,总要看顾两分。
“在下记得沈公子先前与大理寺寺卿陈家的姑娘订过婚是吧?”
沈青山微怔,有些不明白赵老板是何意,不过也如实说道:
“先前高中,被摄政王钦点为探花时,是定过这样一门亲事,不过后来我辞官时,陈家便寻了借口退婚了,赵老板如今为何问起这个?”
赵老板闻言,当即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退婚好退婚好......”
赵老板的态度,听得沈青山一头雾水。
赵老板此时让人带着沈青山去后院,这后院原是赵老板家眷居住的地方,萧妱韫从躲避陆修齐的眼线开始,便一直居住在此处。
赵老板让人带沈青山进来时,萧妱韫还在院中练八段锦,她穿着棉麻素衣,因着刚起的缘故,便未梳妆,青丝随便挽在脑后,垂于身侧。
沈青山进院子时,看到眼前正在练八段锦的人,微怔了一下。
“肖兄,你......”怎生得这般像女子?
萧妱韫抬头看去,见是沈青山,便道:
“沈贤弟稍坐,我去更衣。”
萧妱韫进去了,沈青山想到方才所看到的一幕,那棉麻的素服下,身段窈窕,那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