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小说穿书六十年代,我修复了亿万物资无弹窗免费阅读-新上热文小说(童晓晓)讲的是什么

时间: 2024-04-14 14:29:59  热度: 47℃ 
点击全文阅读

  “哎,别!别啊!一个月十块钱够了吧?”刘丹丹tຊ心里有些打鼓,十块钱一个月,在大队任何一家,生活费都足足够,童晓晓家就不好说了。

  “不搭伙,你自己单开火,不然不借住。”

  童晓晓心里有计较,刘丹丹是个开头,应该还有想来借住的,搭伙是万万不行,以后人多了,麻烦事多,让他们借住就不错了。

  “这是两块钱,我先住两个月。”刘丹丹从口袋里掏出两张一元纸币,递给童晓晓。

  “你随时可以搬过来,正房西屋,和马奶奶一起住。”

  “好,这会雨小,我东西都收拾好了,马上就搬来。

  刘丹丹着急忙慌的往山下了,童晓晓撑着伞和牛牛回了正屋。

  东屋门开着,岳云南正帮着把刘老头的铺盖放在炕上。

  “马奶奶,特殊情况得委屈你们二老分开住了。”

  “晓晓,可别这么说,奶奶和刘爷爷过来打扰你们,就是没跟你们见外,你这么说,马奶奶可就不好意思了。”

  岳云南道,“咱们一个锅里舀饭吃,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大表哥,我估计,还会有知青过来借住,咱家正房东西屋,一间屋最多能睡五个人,以后做饭吃饭,到我住的新屋,咱们五口人开火,其他不论谁来借住,都让他们单开火。”

  “行,我把粮食吃的用的,都搬过去。”

  童晓晓新屋外屋里,什么都有,岳云南和牛牛把粮食吃食都搬了家,晚上做饭,就在新屋了。

  童晓晓担心马奶奶和刘老头年龄大了怕冷,从空间里拿出两床被褥,单给他们铺上。

  ………………………………………………

  刘丹丹速度超快,一路往家走,一路在心里骂自己。

  这是日子过得太顺太平和了,作为一个重生者,竟然连前世发洪水这样的重大危机都忘了。

  要不是大队话匣子提醒,是不是还得和前生一样,泡在水里一周后,再被人救起。

  前世也没有话匣子预警这回事啊,六月第二个星期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大队里房子毁了一半,南边近河的十几家,全部被水冲走了。

  知青点老屋毁了,住在老屋的知青,都被水冲走了,自己新盖的房子,虽然被水淹到半截,却没塌。

  自己爬在炕柜顶上,被水泡了五天,全靠吃柜子里的饼干奶糖零食罐头活命,直到水慢慢下去,才被救出来。

  小学校里安置了二百口子,一天两个窝头坚持了十来天,洪水彻底退干净,清理屋子才又搬回去。

  想想那个日子,人挤人人挨人,到处湿漉漉臭烘烘。这一世,可不能再遭那个罪。

  童晓晓家在半山坡,是除了学校外,最安全的地方了。

  一块钱借住,刘丹丹觉得很值,十块钱都值,啥都不想了,赶紧搬家吧。

  回到知青大院,刘丹丹进了自己的小屋里。

  看着自己置办没多久的橱柜,炕柜,炕桌,未来三天后,炕柜都被水淹半截,平地水深一米五,个子矮点淹脑壳。

  回头得找人帮忙,把橱柜也搬到炕上去。穿不着的衣裳被褥,通通放到橱柜顶上,这样水淹不到。

  粮食,日用品,薄厚衣裳都带上,未来两个月,这屋子是不能住了。

  打定主意,出门去了前院,直接找王建华和赵春耕出来,一人一块钱,帮着搬家。

  王建华听了刘丹丹的话,把橱柜搬到炕上去,心里想不通,“刘知青,大队说了,咱们知青点暂时搬到小学校住,你还整治这些干啥?怕水淹?”

  刘丹丹:“就是怕水淹,我这橱柜比炕柜还高二十公分,放在炕上,被褥衣服搁在橱柜上边,发水淹不到。”

第218章 搬家

  刘丹丹:“就是怕水淹,我这橱柜比炕柜还高二十公分,放在炕上,被褥衣服搁在橱柜上边,发水淹不到。”

  王建华叹口气,“哪有那么大的水?你未卜先知,就是发水,也是顺着河道往下去,公社那边地势低,要淹也得淹那边,相比公社县城,咱这都在半山岗子上,瞅着在山下,可比别处高多了。”

  “不行,我害怕,就搬炕上来!”

  “搬搬搬!”

  王建华和赵春耕两个大男人,一边一个,没使多大劲,就把橱柜抬了起来。

  “放这边,放这边。”

  等把橱柜靠墙放稳,刘丹丹指着炕柜,“把炕柜搬橱柜上边,横着放就行。”

  赵春耕噗嗤一笑,“你这是真怕被水淹啊,一个摞一个。”

  “对,炕柜门朝上,我把不用的被褥衣服放里面。”

  王建华只笑着摇摇头,和赵春耕把炕柜门朝上横在橱柜顶上,然后帮着刘丹丹,把卷好的被褥,穿不着的棉衣,通通塞进炕柜里。

  最后把门关上,把炕桌举起来,放在炕柜上。

  “还干啥?”王建华笑着问。

  “这两个包裹,还有这些盆木桶,搬到童晓晓家,我以后住童晓晓家去了。”

  “啊?你真的?还不说会不会发水,大队长说准备好小学校,也是,小学校哪有童晓晓家条件好,走,给你搬过去。”

  王建华说着,和赵春耕一人一个蛇皮袋子扛在肩上,手上抱着盆桶碗筷,出了屋子。

  刘丹丹把门锁好,趁着毛毛细雨,往童晓晓家赶去。

  刘丹丹搬家动静不大,还是被几个知青看见了。

  “这是干啥?现在就搬小学校去了?至于吗?这都不下雨了!”

  “没听他们说吗,搬童晓晓家去,刘丹丹这是借住到童晓晓家了?”

  王月兰纳闷,“童晓晓那么好说话了吗?她不是不让人借住吗?”

  “给钱呗,不给钱凭啥借住人家家里?到哪也没有白嫖的道理。”雷燕瞥了王月兰一眼,看着就是个爱占便宜的。

  王月兰脸一红,不再言语。

  孙楠楠想起刚才刘丹丹急匆匆的样子,就像躲避什么灾难,难道真有洪水?

  “咱们也收拾收拾,大队让搬到小学校去,大家还是尽快搬吧!”

  “这会雨都停了,还搬啥?等下大雨再搬。”席慕云看了看外边天色,阴云密布,毛毛细雨,看着好像要停了一样。

  “那就赶紧收拾好,提前收拾,说走就走。”

  ……………………………………

  振兴大队小学校,在北山坡上。

  学校里有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

  今年招收的都是一年级学生,停了三年,原来一年级的学生,重新上一年级,单独一个教室。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个教室,四年级和五年级一个教室。

  五个年级,总共有三十来个学生,三个老师轮换着教学。

  这会学校接到大队部通知,全体学生停课,教室腾出来,安置社员,预防山洪。

  程咬银带着人,挨家挨户催着转移。

  本来看着雨停了,不打算搬过去的社员,一看见程咬银铁青的脸,乖乖的带着吃食和草席被褥立刻转移。

  有灵巧的媳妇,把家里的面,都贴了大饼子带上,咸菜碗筷水壶带了齐全。

  程咬银让人在教室前打了个棚子,棚子里垒上灶台,把大队部的大铁锅拿过来放上,学校有井水,捡点湿柴火,虽然不好烧,坚持烧还是能喝上热水的。

  办公室里,程咬银把大队存粮全部运过来,锁在里面。

  到晚上天黑,雨还没下,转移过来的十多家人,都偷偷溜回家住去了。

  火神庙的汪老头和赵婆子没回去,他们煮点面汤喝了,睡在墙角的草席被褥上,盖上被子。

  赵婆子絮絮叨叨,“凭啥?都是来下放改造的,凭啥他们两个就住到童晓晓家里,咱们就睡在小学校地上,我想不通。”

  汪老头没好气的说,“人家有那交情在,咱跟童晓晓有啥交情?”

  “啥交情?你也能教书,她不请你教牛牛,非得请老马,啥意思?”

  汪老头有些无语,这么长时间了,还这么天真,真没救了。

  ……………………………………

  第一夜在童晓晓家睡觉,身旁是干净整洁,看着就气质非凡的老太太,刘丹丹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这一波稳了,灾难远离。

  半夜,暴风骤雨,咔嚓咔嚓的雷声,轰隆隆炸响在振兴大队。刘丹丹被雷声惊醒,慢慢回过神来,听着身边马奶奶平稳的呼吸声,又安心睡去。

  不安心睡不着的,是振兴大队的头头们。

  程咬银他们几个头头的房子,都在大队偏北这块,相对安全。

  南头昨天搬过去十来家,今天无论如何,得让那二十多家全搬学校去。

  还得给公社打个报告,停课安置社员,毕竟不是小事,万一让别有用心的给告了,又是麻烦事。

  清晨,大雨如注。八点了,天都不亮。

  程咬银打着伞,挨家挨户去催。

  铁柱奶奶昨天就挪过去了,晚上没下雨,又跑回家里。程咬银本来上门催刘喜刘黛玉两口子转移的,一看昨天去的傍晚偷回来了,这个气呀……

  “给你说了危险危险,你没点数吗?自己回来不说,还把铁柱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