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选热门小说应淑裴卫东(八零二嫁小甜妻)-应淑裴卫东(八零二嫁小甜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吓得一声不敢吭。
也就不到一个月,周德平还去她家送过自家结的无花果,怎么转头就能拍出六十块钱的大钞了!
“什么呀!”周春花拨开亲娘的手,不乐意了:“你就不能盼着点他好。跟他出去给人帮忙了,钱跟他没关系,是我赚的!”
“你赚的?”
“你咋赚的?”
周春花她娘和周德平媳妇异口同声。
“卖瓜子和花生。”
两人沉默。感情那瓜子和花生还是自己炒的!就知道周春花没那么大方。
周春花她娘皱着眉不说话,周德平媳妇心里又是一阵不舒服。卖东西,多上不了台面,要是让人知道她大姑姐出去卖瓜子卖花生,那真是丢大人了!
周春花知道她俩在想什么,她暗中撇嘴,说:“我这次回来,是想让德平帮我收点生瓜子。这六十块就是本钱。”
周德平媳妇目光一闪,心眼儿转得飞快,听她这意思,六十块用不完,就都是周德平的?
“你要收多少?”
周春花嘴角的弧度更大了,瞧,看不起做生意卖东西,可一有钱赚,她这弟妹不比谁动得都快?
“我要收两百斤。”
“要熟透的,晒干的,不能太次。”
她给应淑报收价三毛一斤,周德平能赚多少,就看他的本事了。
周春花挺直了腰杆,高抬着下巴,被她娘和弟妹送出了家门。这是她出嫁后,回娘家最痛快的一次。
但拍出六十块的豪气在半路上就漏了气,兜里一没钱,叫应淑吹大的胆子和勇气就派不上用场了。
她忍不住开始担心。
两百斤瓜子,真能全都卖出去?
他们已经卖了不少了,连饭都吃不饱,谁家天天吃瓜子啊。
回到家,应淑炒完了花生,正翘着腿,坐在院子里,像监工似的,监督着三小只学习。
“大声读出来,声音嘤嘤的,你们仨是小姑娘?”
“我只给你们读五遍,第六遍就过来跟我背!”
刘波和刘涛鬼哭狼嚎,连应小满都哭丧着脸,大声抗议:“读五遍背不下来!再聪明都不可能!”
“要是有人能背下来呢?”
刘波壮着胆子顶嘴:“要是有人能背下来,那也是考清华北大的人!跟我们不一样!”
应淑摇摇头:“清华北大的人脑子应该更聪明点才对。背书是普通学生能做到的事,你们就是不用心。”
“你能做到吗?姐!光让我们背,你自己试试,根本就背不下来!”
应淑面上露出疑色:“咱们是姐弟,脑子难道差了很多?”
应小满默了下,小男孩的自尊心不容他低头:“卖东西是比不上你,但应该没差特别多吧。你就比我们聪明一点。”
“那不该背不下来啊。”应淑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随口背出了他们方才念过的课文:“你们看,我听了三遍就背下来了。”
“……”
“……”
“……”
应淑挨个拍拍他们的头:“你们都是我弟弟,肯定不比我差很多,还有两遍,快读。”
周春花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她吃惊得说不出话,应淑学习原来有这么好?
第36章不怪他们太能吃,只怪做饭太好吃
应淑看见周春花,不由后悔方才嘚瑟那一下。
原主学习是不错,但也没到过目不忘的地步。
她当然也没。
高中时她顶多是偶尔班级第一,努力可以保持年纪前十的水平,是很优秀,却也是正常智商水平能达到的优秀,和拥有智商超群的人没法比。
方才秀的那一手速记,也就是用来骗一骗小孩。
她是在当初考夜大时,专门为考试锻炼出的瞬时记忆能力。
但是小孩子不该掌握这么赖皮的技巧,毕竟瞬时记忆考完就忘光了,他们还是小学生,应该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
应淑朝周春花打了个招呼,但周春花摆摆手,没过来打扰他们。
在应淑的压迫下,三小只不得不拿出全部精力投入进学习,他们紧张又聚精会神地读着书,甚至连周春花回来都没注意到。
“五遍了,会背了吗?”
三小只哭丧着脸,老老实实地排队给应淑背书。
第一个背的是刘涛。俩哥哥坑他,把他推到了最前面。趁他磕磕巴巴的时候,在背后快速默背。
紧张的一分钟比得上十分钟。
刘涛完全背不下来,刘波和应小满倒是能背下来一半了。
应淑挑起眉,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我就知道你们能做到!第一次已经很不错了,再多读几遍,一定能背下来吧?”
“……”
“……”
“……”
应小满只觉得脑子好疲惫,他的脑筋从没转过这么快。
他很想摇头说不能,但应淑笑眯眯地望着他,眼神鼓励又期待,“不能”哽在嗓子眼说不出来了。
“……能,能吧。”
“……能。”
“…………能。”
当三人学习完,已经累得说不出话。
当初在工作上,她的下属就评价过应淑,擅长用鹅毛枕头push人。顾名思义,就是她柔软又高压,不知不觉就被迫又心甘情愿地全力以赴,不敢有一丝保留。
这辈子掏出鹅毛枕头不用再等应淑创立事业招到下属了,三小只有幸提前体验了一番。
应淑很清楚,全力以赴是非常疲惫的,假如没有足够的回报,一定没人愿意坚持下去,大人图钱图名图利,小孩就简单多了。
对付三小只,只需要一顿好吃的饭。
应淑去菜园摘了点嫩扫帚苗。扫帚菜就是地肤,未来的网红景观植物,现在是乡下常见的野菜,秋后变红变老,拿来做扫帚,嫩时可以蒸着吃,应淑觉得味道还不错。
但味道再不错,扫帚苗也不过是野菜,三小只早就吃惯了。就算是应淑亲自下厨,也不能把扫帚苗做出肉味儿吧?
三个男孩子兴致缺缺,实在提不起期待。
应淑轻哼一声,把他们赶出厨屋关上了门。
蒸菜出锅晾凉,烧热油锅——她特意用了前段时间留下的猪油——放进辣椒段、花椒、葱、蒜末爆香,蒸菜往里一放一翻,门外就有人挠了起门。
“姐,你做了啥?好香啊!”
“你们不爱吃的。”
“谁说我们不爱吃,只要是姐姐做的,我们都爱吃!”
“是谁刚才还说不想吃?”
“刘涛!”
“刘波!”
“应小满!”
三个人互相推锅,不想吃的是别人,总之不是自己。
应淑又吊了会儿他们,等到玉米碴子熬好,才把他们放进来。
炒蒸菜压根不用装盘,一人大半碗玉米碴子,再添一勺炒蒸菜,他们自觉就蹲到门外吃去了。
蒸菜是用猪肉炒的,动物油脂爆炒葱蒜形成了复合的浓郁香味,一点点辣椒和花椒给舌尖赋予了欲罢不能的刺激,只有在家里的灶火上能吃到这么接地气、又顺抚肠胃的美味。
蒸菜的味道渗进玉米碴子里,只觉得吃烦吃吐的碴子汤都顺滑喷香起来,三个人吃成了哼哧哼哧的小猪,吃得碗底干净锃亮,肚皮鼓起来还觉得没吃够。
他们吃得痛快,周春花却捂着胸口心疼。
现在她是能挣钱了,可得挣多少钱才够让他们放开吃啊?
老话真不假,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可看着自己也光亮的碗,周春花又觉得不怪他们太能吃,她做肉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吃这么多。
是应淑做饭太好吃了,谁都停不下来嘴!
应淑没注意一顿吃去了多少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