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穿越之草花牛草花近新热推小说-穿越之草花牛草花完整版在线阅读

时间: 2024-03-18 09:34:58  热度: 423℃ 
点击全文阅读

们去下一家药铺看看。”牛草花只希望这里的大夫能够靠谱点。

距离回春堂不远处,就是另一家药铺。

济仁堂。

这家药铺原本生意冷清的很,可自从回春堂出事之后,生意越来越红火。

他们三人一进去,差点没找到下脚的地方。

这家药铺比回春堂小了不少,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许多人聚集在里面,热闹的像是菜市场。

店里的伙计忙的不可开交,说话都是扯着嗓子喊的。

有两位坐堂大夫好熟悉,好像以前是回春堂的,现在到这里来了。

这里不兴排队,牛草花带着他们挤到了最前面,喊了好几声才让伙计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身上。

“几位客人是来抓药的还是来看诊的?”伙计的嗓子都哑了,还在热情的招呼着他么。

“我挖到一些药材,能不能让你们大夫帮我看看值不值钱。”牛草花说着递过去一根人参须须。

这都是挖的时候不小心断掉的。

伙计也是懂一点医术的,尤其是抓药的伙计,药材是不可能不认识的,他看着手里的这根人参须须,连忙跑进后面,很快就出来了:“几位请跟我来。”

说着带着他们进了后面的小门里。

从小门进去,就是一个小房间,里面坐着一个黑胡须的中年男人,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

“几位请坐。”

中年男人示意他们坐下后,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主题。

“这是一根人参须,几位手中是有人参吗?”

人参这种东西,都长在深山里,极难发现,年份越大的越值钱,也越难得到。

这几日他们药铺生意红火,可随之而来的就是药材的大量消耗,很多药材都面临的不足,尤其是这些需要年份的药材。

现在看到有人带着人参须来问价,可不开心嘛。

“我们是有人参,想让大夫帮我看看。”牛草花点点头,从牛大肚手里接过布包,里面放着四根新鲜的人参,还沾着一些泥土。

最大的那根留在了家中。

“在下姓徐。”徐大夫看见他们拿出来的人参眼睛就是一亮。

这几根人参,年份一看就不短。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可否让我仔细看看?”

“可以。”没什么犹豫,牛草花就将手里的布包递过去。

这开药铺的,应该不会随随便便就昧下客人的药材,不然哪里能开的下去。

“这四根人参年份都在四十年左右。”徐大夫端详了一会,又将布包递了回来。

四十年,跟牛草花预想的差不多,除了最大的那根,这四根大小差不多。

牛小地不明白四十年的人参是什么概念,但牛大肚是知道的,他不禁抽了一口冷气。坐在那里手脚都有些颤抖。

“那我就直接开门见山了,这四根人参我们济仁堂愿意收购,价格的话......”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四根四十年份的人参全部卖给了济仁堂。

每一根一百二十两的价格。

四根加在一起,总共四百八十两。

看着拿到人参喜笑颜开的徐大夫,牛草花觉得自己还是不够老道,亏了!

应该每一根再加十两的!

不就多废些口水嘛。

不知道现在再说合不合适,好像不太合适了,人参都被他们收起来了,银子也送到了。

四张一百两的银票,一张五十两的,再加上三锭十两的银元宝。

这是牛草花第一次见到银票,也是第一次见到银锭,爱不释手,内心简直笑开了花。

四百八十两呢,好多钱钱。

带着已经被这么多钱吓得呆傻的牛大肚还有懵懂的牛小地,三个人喜笑颜开的离开了济仁堂。

寒冬越发的临近,等下了大雪,大雪封路,就不能再来集市,这次人参又得了这么多银子,牛草花就决定多买一些东西备着,让家里也能过个好年。

有过冬用的棉衣棉被棉鞋,还有食物等各种东西,牛大肚挑着的两个箩筐装的都快溢出来了,还意犹未尽。

“你听说了吗?咱们城里最近来了许多北方的士族,好像要在这里常住呢~”就在他们路过一家杂货铺的时候,听到店里两位婶子悄悄在聊着八卦,声音压得很低。

“早听说了,这几天官道上人都挤满了,我早上来买菜就看到那些车马了,还真壮观呢,也不知道是哪位士族。”

原来今早遇到的车队是士族啊,难怪呢,那么大架势,牛草花心里暗道。

想着多听一点八卦,就带着家人进了这家杂货铺。

杂货铺卖的东西很杂,各种小物件都有。

牛草花一边找着自己需要的东西一边听八卦。

那两位婶子见有人进来也没停止谈话,反而将声音压得更低,可这并没有阻止牛草花的听力。

“刘姐,进来的这三个人买这么多东西呢,看起来也不像是有钱人啊。”

“再过不久就要到年关了,不多买些东西回去怎么行,我今天遇到好几个都是这样,大包小包的买东西。”

“也是,住在城外不多买些东西,这个年就没法过了。”

好嘛,他们仨倒成了八卦主角了。

“老姐姐,可别说了,小心让人家听见,你在跟我讲讲这个士族的事呗,我看他们那马车,肯定是个望族。”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么多,不过听我家那口子说啊,这城里马上就要不太平了。”

“不太平?难道北方的事情还会波及到我们这里吗?”

“可不是。北方今年本来就灾祸不断,现在啊,又打起来了,那城里的人死的死,逃得逃,听说啊,地都染成红色的了,真是作孽啊。”

“那这几天进来的人都是从北方逃难来的?”

“可不是。过段时间还有一大批从北方逃难的人要来,都是一些平民,这城里满了肯定是要分到各个村落的。”

“哎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那些逃难的人不知道身上会带着什么灾病,我可要赶紧将过年的东西准备好,这个冬天就不出门了!”

“可不是,你看我,这几天日日都在买米面回家。”

“好姐姐,你怎么都不早点告诉我啊。”

“现在说也不晚,我要先走了,我家那小子想吃清风斋的点心,我去给他买点,先不说了啊。”

“那好,我也走了,再见。”

就在牛草花挑选锅碗瓢盆的时候,那两位婶子也八卦结束,起身匆忙的离开了。

留下牛草花若有所思。

北方在打仗她是听到一点消息的,可没想到是这么严重。

早上那些车队,大包小包的,是士族举家逃难来的,他们消息灵通,肯定是最先从城里撤离的人群。

那后面的小族肯定紧跟其后,最后就是平民百姓。

大批的北方难民逃难到他们这里,有钱有势的士族肯定是要在城里定居的,那些小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