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险丧命,我在八零逆风翻盘(梁歆甜)在线阅读的小说完整版-梁歆甜(开局险丧命,我在八零逆风翻盘)小说免费阅读
热起来了一碗酸辣粉下去,浑身冒汗,尽管便宜,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土豆饼也一样,夏天不需要吃热乎的了。
客运站里另外几家人都看笑话,觉得他们开不下去了,连门口的陈大妈都跑过来说些有的没的。
她问赵丽华现在还愿不愿意把梁歆甜嫁给他儿子,还是按她之前说过的彩礼。
赵丽华气的把她骂出去了。
梁鸿明去几个舅哥家里拉红薯粉的时候,发现他们卖红薯粉成本涨价了,但是还是按原来的收购价两毛一斤卖给自己,赚头很少了。
一问,才知道从三四月份开始,红薯就涨价了。
因为之前做红薯粉条卖,附近村里的红薯都被他们买的差不多了,要去远一点的村子买红薯。
过了三月,家家红薯都不多了,人家就坐地起价,把红薯价格涨上去了。
他们为了给梁鸿明店里供应红薯粉,不让妹妹妹夫失业,也只能咬牙应了。
所以,这两三个月给梁鸿明供应红薯粉,他们都是不赚什么钱的。
梁鸿明哪里肯让他们吃亏,连忙把这几个月的钱给补上,多余的成本他掏了。
只是这样一来,这生意就岌岌可危了。
梁鸿明和赵丽华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郝杰也跟着着急上火,每天跑到街上卖土豆饼。
梁歆甜其实心里早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只是她之前忙着考试的事情,腾不开手,只能等考完试回来实施。
三月份的时候,她就让几个舅舅采收了很多蕨根放在家里。
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她之前就想过夏天可能会面临原材料的问题,和生意变差的情况,所以早就做好了预案。
红薯粉代替的方案就是蕨根粉。

蕨根就是野生蕨菜的根状茎,它的根部,通过洗涤、捣碎、过滤、晒干等程序可以制作成蕨根粉。
把它的泥沙杂质冲洗干净,刮去表皮,切成小段,然后用水浸泡两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次换水。
然后就可以将清洗浸泡好的蕨根加水捣碎,搅拌均匀,用网过滤两次蕨根的浆,过滤出残渣。
最后一步,就是将过滤后的粉浆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均匀,等待时间的魔法,让它沉淀。
后面的步骤就和做红薯粉一样,等它沉淀好后,倒去清水,就得到了湿蕨根淀粉。
湿粉晒干就得到了干的蕨根淀粉。
做蕨根粉条的方法也和红薯粉大同小异。
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
关键是,蕨根不需要花钱买,没成本,就是去山上挖要辛苦些,但是农村人最不怕的就是辛苦。
梁鸿明还是以两毛钱一斤蕨根粉的价格收购,他们的成本不变,好歹可以让几个舅哥多赚点钱,这大半年来跟着忙活也辛苦了,再说挖蕨根,捣碎也是个力气活。
蕨根粉的做法和酸辣粉稍微有些区别。
蕨根粉不吃热的,而是吃凉拌的。
做法比酸辣粉更简单,一次拌一盆,不费煤炭,上菜也超级快,关键是夏天吃着又凉快又清爽。
梁歆甜给做了一次凉拌的酸辣蕨根粉,做了半盆,结果直接被大伙儿消灭干净,连盆里面剩的几根黄瓜丝和花生米都吃了个干净。
大家顿时纷纷点头。
太好吃了,这个生意,可做!
梁歆甜脑子里的主意可多着呢,只是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很多东西实现不了。
而且还不止蕨根粉,夏天可以做的吃的,那可太多了。
除了蕨根粉,她还准备一起推出凉粉,凉面。
这两样也是夏天的标配。
还有冰粉,吃着其实更舒服,但是考虑到时代大环境在这摆着,就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只做蕨根粉,凉粉和凉面这三样。
凉粉其实就是用豌豆粉做的,一斤豌豆粉就可以做一大盆的凉粉,成本很低,做法也很简单。
豌豆粉里加水,溶化为水淀粉,锅中放适量水烧开,把调好的淀粉水慢慢倒入开水里。
一边加热一边用勺子不停的搅动,直到淀粉糊变透明,没有乳白色的生粉,锅里有小泡泡翻腾就可以关火了。
煮好的粉浆糊倒进盆里,让它自然冷却凝固,就变成了一大盆白色的凉粉。
倒扣出来切成细丝,再给它调个味儿,用小米辣、香菜、生姜、大蒜、香葱,酱油,醋,红辣子油调个酸辣料汁往上一浇,撒上一点花生碎,就可以开吃了。
凉面就更简单了,就是煮熟了上料汁。
这几款菜式,都是很简单不复杂的,只要每天早上做好准备工作,煮好一天要用的蕨根粉用凉水泡上,再做上几盆凉粉,一天都不需要再开火了。
而且很快就能上菜,不需要客人等位。
唯一有一点,就是它们的灵魂就在于需要调制料汁,这是味道好吃,留住客人的关键所在。
梁鸿明他们干了大半年酸辣粉,调味方面已经是驾轻就熟,梁歆甜只教了几次,他们就掌握了凉拌蕨根粉和凉粉凉面的精髓所在。
做了几天准备工作,把库存的红薯粉卖光,梁家的酸辣粉小铺子,这正式上新品了。
和酸辣粉一个价,原味的蕨根粉和凉粉凉面都是三毛钱一碗,加煎蛋五毛钱,加卤肉七毛钱。
一经推出,瞬间火爆。
周围街上的住户都来瞧热闹,尝了以后直呼好吃极了,大夏天的来上一口,开胃解腻又爽口。
过路的客人更是赞不绝口。
第99章: 701分,学校请舞狮队祝贺
不但便宜量大,上菜也很快,关键是色香味俱全,很多人直接站在路边上捧着碗就造完了。
还有很多人想带走路上吃,梁鸿明特地定了一批一次性打包盒。
生意瞬间比冬天卖酸辣粉的时候还好,连黄金镇上很多住户都专门跑过来买。
干了半个月,梁歆甜算了一笔账,卖蕨根粉和凉粉凉面比酸辣粉还挣钱,毕竟选择更多,买的人也多,成本却降低了,连用煤炭都省了很多。
净收入可以达到一百二每天,算下来一个月就是三千多块的收入。
梁鸿明,赵丽华和郝杰又有了干劲,每天马不停蹄的跑来跑去干活。
梁歆甜做主给郝杰涨了工资,五十块一个月,包吃住,这大半年相处下来,他确实帮了店里很多忙,特别是守夜,有他在放心很多。
在黄金镇,只有老师这种阶层才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
郝杰激动不已,虽然他没有成为英雄的潜质,但是他总算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他更加努力的投入工作中。
转眼到了出成绩的这一天。
梁歆甜的成绩直接让整个学校都炸开了。
710的总分,她考了701分。
这个成绩妥妥的能上京大了。
学校到处的黑板报上都贴满了她的喜报。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议论这件事。
谁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竟然考出一个京大的学生,而且还是一个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梁歆甜从此成为了镇中学的一个传说。
梁歆甜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回到店里。
“爸妈,成绩单!”梁歆甜把一张纸塞进梁鸿明手里。
梁鸿明手有些发抖,打开一看,701分。
这个平时不爱表达的汉子,此刻也难得热泪盈眶,笑出了眼泪。
“我闺女高考701分!我闺女考了701分!”他大声的喊出这句话。
好像要把这些年受的委屈一块喊出来。
有什么能比孩子有出息更让人高兴激动呢!
赵丽华也高兴的不知所措。
闺女太有出息了
周围的食客听到纷纷的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701分?你不是说笑的吧?我儿子在青山县城里读书,他们学校的最高分都没有这么多呢。”
“就是啊,吹牛吧!”
“老板,你别是看错了吧!”
…
梁鸿明正想说什么。
只听到一阵吹吹打打的声音传来。
大家连忙跑出去看,只见客运站里来了一大群人,领头的敲锣打鼓,舞狮助兴,后面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们。
最显眼的要数前面那两条横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热烈祝贺梁歆甜在高考中取得701分。
正是这两条横幅,让整个黄金镇的人都震动了,好多人自发跟在舞狮队后面,想看看这是哪家的孩子,这么有出息。
看名字,像个女孩呢!
梁鸿明远远看到,乐得合不拢嘴,刚刚还说不可能的那些食客都震惊了。
还真是701?
这一嘴巴扇的太狠了。
闫老师站在前面舞狮队前面带路,梁鸿明连忙快走几步上去迎接。
“闫老师,你们这是做什么,实在破费了!”
“哈哈,甜甜爸,这次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学校领导们一致决定的,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