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现代诗歌 故乡诗歌 爱情诗歌 打油诗 藏头诗 写景诗歌 抒情诗歌 节日诗歌 亲情诗歌 青春诗歌 春天诗歌 经典诗歌

七巧(穿成农家女 :耕田织布成首富)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穿成农家女 :耕田织布成首富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

时间: 2024-01-18 16:20:55  热度: 49℃ 
点击全文阅读

烟杆里再凑进油灯下抽了几口,吐出几圈烟圈。

七巧都担心的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挽麻芋子的大娘和亲娘,真怕她们怀孕有影响。

结果,她们却习以为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

“今天大家伙儿都在,我就说说吧。”老爷子又吸了两口:“七巧说要折腾啥,让她去折腾,咱们都不拖后腿。”

七巧听到老爷子这话高兴得不行,差点说爷爷万岁了。

“你们几妯娌好好养身体带孩子,你们三兄弟就在家里种地。”老爷子看向四牛:“七巧说让你去学点本事也行,等五牛六牛进京赶考的时候你陪着去我们才更放心。”

“二牛就陪着七巧,看着点她不要被人欺负了。”老爷子道:“咱们最要防的是王家,但也要注意蔡老三那个狗东西,真是想不到,靠着卖我们夏家过日子。”

七巧还想说,当初老宅着火肯定也有蔡老三的手笔。

不过她决定忍忍,毕竟现在还不是报仇的时候。

而且,蔡老三干这件事并没有留下人证物证。

就算要报仇也只能来暗的,明的是说不通的。

老夏家的老宅子,奶奶的一条命是记在蔡老三头上的。

等着吧总有一条要让他血债血偿!

“爷爷,我和二哥明天又回县城去,还要去看看周幺姑那里有多少布一并带走。”

“好,你安排就好,还有一点,尽量不要让王家发现,以免给你周幺姑带来麻烦。”

周贵芳为了帮自己家已经被李家分出来了。

在没有足够的本事护着他之前就只有尽量不给她带来麻烦。

“嗯,我们知道。”

七巧这次回来没有向老爷子交银子,老爷子反而还给了他一百两。

“爷爷,不需要的,这些留在家里,需要银子的时候我再找您要。”

“七巧,家里也纺了些纱织了些布,趁你在家染一下色,给你爷爷他们一个做一身衣裳。”

山上小山沟两边长满了苎麻,黄氏三妯娌就去剥了绩麻纺纱织布。

以前靠这些卖钱做零用。

现在的夏家好像不需要她们操心了,吃穿都不用愁了。

在山里也没时间下山去买东西,和各自的娘家也断了来往。

三妯娌反而比以前更心齐了,就打算给自己织了布给家人做衣服。

“行,我来染。”

七巧对染布已经轻车熟路了。

“说起来,大嫂现在可是染布的高手了。”

在染布过程种七巧想起这些都是天然的染布,不像现代全是科技与狠活,穿上衣服都害怕对身体有害,更不要说让一个孕妇去染布了。

这古代,什么东西都是天然的安全的,真好啊。

“小莲那孩子是个能干的。”

七巧夸儿媳妇,许氏就高兴得很:“说起来,大牛还是有这个命。”

许氏差点都以为大牛要打光棍了。

没想到会捡了一个漏。

花上二十两银子娶回来一个这样的儿媳妇,和娘家断了关系也挺好的,省得那家人沾上甩不掉。

“我现在就担心二牛。”

“大娘,您别担心二哥,二哥常年在外面跑,别说娶媳妇了,就是娶小姐也有可能。”

“那哪能啊。”许氏突然想起了唐诗漫:“阿漫那孩子还好吧?”

七巧……我也不知道啊。

“送阿漫姐姐回去后就没再联系过了。”

“哎,也是,人家到底是官家的千金。”

“其实ʝʂɠ,阿漫姐姐肯定更喜欢我们这种山里人家的生活。”

“那是因为她不懂。”许氏倒也能理解:“要是我的闺女啊,我肯定也不会同意嫁到山里来的,她是个好孩子,只是咱们家二牛没那个福气。”

姑娘是好姑娘,和二牛也配,只是有缘无份。

“七巧,你劝着你二哥些,别让他钻了牛角尖。”

“放心吧,大娘,二哥聪明着呢。”

七巧决定了,这次去县城一定要想办法打听打听唐诗漫的情况。

如果……咳,万一有机会呢,她还是想给二哥争取争取。

只要给她两年的时间,保证有资本娶上唐诗漫。

七巧不知道唐诗漫已经回了昌州,更不知道二牛已经知道了她的家世。

七巧染好了布,余下的事儿她就不用管了。

第三天,又和二哥下山了。

每次下山,都带了一些山货给夏富春和文先生,还有周贵芳也有一包。

“你们真是想得太周到了,又给我带这么多山货,这笋子烧肉炖汤都很香,还有这个菌子,煮汤味道好香。”

“呵呵,这些山货不值钱,周幺姑喜欢就好。”

“喜欢喜欢,不值钱值时间,去采摘回来晒干也老费时间了。”

周贵芳又不是傻子,人家夏家这是看重她呢。

“七巧啊,你们还要布吗?”

“要啊,幺姑织了多少了?”

“这次织了十二匹了。这次的有点细。”

“行,细就按细的的价格算,幺姑别怕我吃亏,我不会是傻子,多的我也有办法从别的地方赚回来。”

“那就好那就好。”

周贵芳高兴极了,总算能赚钱了。

第134章有河川

唐水生在约定的时候赶着他的老马来到了指定的地方接七巧和二牛。

马车上还搬了十二匹布。

“路上小心点啊。”

夏富春追着马车喊注意安全。

七巧挥挥手表示知道了,回头见。

胡小莲见拉回来这么多布很高兴。

她又可以染布了。

“妹妹,咱们这次染成什么颜色的?”

“这次的是布比较细,就染靛蓝色吧。”

十二匹都染成靛蓝色,胡小莲已经能熟练的掌控这门染色技术了。

七巧一点儿也不担心。

只是,目前她要操心的是,怎么将这些染了色的布卖出去。

这一天七巧去了庄子上,六月的田地都郁郁葱葱的。

“二公子,姑娘,你们来了,快请坐。”

庄头余伯见状连忙唤了自己家媳妇儿去烧茶。、

“主院天天都在打扫,是干净的。”

“有劳余伯了,庄上一切都好吧?”

事实上是真的很好,毕竟大哥每隔几天都要来一趟,来打理他的菜园子。

“回姑娘,都挺好的。”余伯高兴得很:“按姑娘的要求将这些地分到各家种,小老儿的事儿也少了很多。干活从来不需要人喊,自己家的地连边边角角都种得很到,打理得也很干净,房前屋后又种了不少的果子,种的瓜瓜和菜吃都吃不完。”

庄户们现在充满了干劲儿。

家家户户都觉得这日子有盼头了。

遇上好东家是他们的福气,余伯觉得他们的运气好得很。

上一个东家陶老爷是个和气的,这一个东家看着年纪小做事却不含糊。

“大家把日子过起来了就好。”

一切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七巧也很满意。

她就知道,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一定会比吃大锅饭要积极主动。

庄户人家种庄稼都不差,但为什么以前的庄稼就种得没有现在好呢?

那是因为大家都在干,总有人想偷懒。

你懒我也懒,悄悄的摸鱼混时间。

庄头只有一双眼睛自然看管不过来。

再加上余伯这个人也是很老实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不过份,看到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他压根儿就不用管了,个个都铆足了劲儿干活。

天刚亮就干,天黑了才歇下。

“就是没什么肥料。”余伯叹息一声。

没有关系城里人的夜香都轮不到他们庄上用。

“你们也可以喂猪啊?”

喂猪要本钱。

七巧……

“这样吧,我借钱给你买小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