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美文网

小说排行

抖音新上热文分享四零:干翻艰苦年代李桔梗-小说四零:干翻艰苦年代李桔梗全文阅读

时间: 2023-04-13 14:28:25  热度: 36℃ 
点击全文阅读

 桔梗放下手中的凳子,上前对三爷爷李德才、大堂叔李富贵、二堂叔李富友道谢。

  “三爷爷、富贵叔、富友叔,辛苦你们了。抖音新上热文分享四零:干翻艰苦年代李桔梗-小说四零:干翻艰苦年代李桔梗全文阅读

  我去捡点柴回来,中午你们都留在这里吃饭!”

  桔梗一想到要留十一口人吃饭,愁得脚趾都能抠出一套房子来。

  可该有的人情,经历过太多冷眼、辱骂的桔梗还是懂的。

  “不吃,你有这份心就够了,等以后有条件了再请三爷爷吃饭。”

  李德才皱眉看一眼守着粮袋不动的姚山杏,怀里抱着他没见过的侄孙。

  【这当娘的连个孩子都不如,不知二贵有没有后悔,他当年只看重那张脸。】

  李德才也是刚知道二贵又添了个儿子,大哥家是一点儿信都没送。

  姚山杏这样子,基本上是废了!

  “桔梗,这房子要重修的话,一时半会儿的是建不起来的。

  你们娘三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我的建议是用现有石块砌下面部分,雨天的时候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上面的墙体用竹笆子,两面都糊粘土,盖房顶的草家里有现成的稻草,这样一天就能盖好。”

  对于修房子,桔梗是一窍不通,只能听三爷爷的。

  “三爷爷,你说怎么修就怎么修,我都听你的!”

  “好,是个聪明的娃娃,二贵和木通一定会回来的。

  这里的事不用你管,你去捡点柴回来,不然中午没得烧!”

  桔梗留在家里也没什么用,便背上背篓准备去捡干柴。

  “桔梗,等一下,我和你一起出去。”

  李安福扬扬手里的木桶,他得去河边提水,不然凭桔梗的个子根本没办法弄回来水的。

  “桔梗,二贵哥用的打猎工具还在我家,晚点我给你送过来。

  以后再给你弄条小狗回来养,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找小叔,听到没?”

  李安福本想揉一把小家伙的头,却被头上成串的白色虱子蛋给吓回手。

  “桔梗啊,你有多久没洗过头了!

  头都臭了,满脑袋的虱子蛋,不行就把头发像我一样剃了。”

  “我不记得了!”

  桔梗满脸羞红,低头退后两步,她感觉一身哪哪都是虱子在爬。

  李安福眼眶发涩,他真想问问二贵哥,为什么要一去不回?

  “桔梗,小叔没嫌弃你,让我娘给你剪头发。

  本来就瘦得没二两肉,虱子再一吸血,人都变成一把骨头了。

  快去捡柴,一会小叔来找你!”李安福提着木桶大步离去。

  中午时,李德才、李德天两家人各自回家,修房子需要的竹笆子、稻草、工具都要回家拿。

  谁也不忍心吃桔梗分的那半袋粮食,吃完了娘三该怎么办?

  “唉,小小年纪要养个奶娃娃,还要养个傻子娘。

  就那点粮食,咋活啊?”

  左三妮想想就觉得难受,真恨不得打醒没用的姚山杏。

  “能帮衬的就帮衬一把,我们两家都不富裕,大嫂真是烂心烂肺,看她以后能得什么好!”

  刘春香和左三妮两人走得近,因为两家的情况差不多,儿子都喜欢跟二贵混。

  “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娘三一分地都没有,以后怎么活。

  租地种,李富户肯定不会租,一个劳力都没有,连种子钱都挣不回来。”

  “回吧!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太远的事,我们也管不了!”

  刘春香无奈地摇头,他们家一年到头勉强能混个半饱,再多就真的没有。

  顶着秋老虎的桔梗,在三块石头堆成的简易灶前煮午饭。

  缺了两道口子的瓦罐里,三根二指粗的红苕切成大小不一的块,在半罐水里翻滚。

  灶口边是一小堆捡柴时扯回来的野菜,这个季节的野菜已经很老,村里采的人并不多。

  因为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苕,叶子和苕尖就是村民们最好的下饭菜。

  条件好的人家,会腌一部分留作冬天的菜吃。

  桔梗从一堆杂物里翻出一把裂口的木勺,一点点地将煮软的红苕汤,装到两个缺口粗碗里。

  一只粗碗明显要浓稠得多,另一只粗碗里只有四块比较小的红苕。

  她又装了半罐水煮老得发黄的野菜,水开后将野菜扯成小截丢进去。

  灶口里的柴烧完正好水开了,桔梗捏了几颗盐丢进去,又珍惜地将盐包好藏进木箱子。

  她之所以会这么熟练地做这些,都是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外煮野菜或红苕学会的。

  桔梗想着有时间,去把她秘密基地的东西拿回家。

  “娘,吃饭了!

  你给弟弟喂点红苕汤。”

  桔梗将捡回来的断柄小木勺洗干净,递给傻坐在地上的姚山杏。

  “喵~喵~”

  饿得奄奄一息的麦冬哭得断断续续的,却唤醒了发傻的姚山杏。

  “哦~哦!

  儿子不哭哦,娘马上就喂,咱们有吃的了!”

  桔梗抱一块平整点的石头放在姚山杏面前,又将最多的那碗红苕汤放到石头上。

  她自己则端起那碗少的红苕汤喝,白色的红苕虽然煮软了,但吃在嘴里还是有筋。

  几口喝完碗里的水,又加了半碗野菜汤,苦涩没有一点盐味儿。

  混了个水饱的桔梗蹲在姚山杏面前,看她喂瘦皮猴弟弟。

  【弟弟又臭又丑!】

  桔梗虽然经常抱麦冬,但那是在屋里没灯光的情况下。

  此时,她才在阳光下见到麦冬的样子。

  整张脸上除饿得嗷嗷叫的大嘴外,就没啥可看的。

  许是尝到红苕汤的味道,小嘴不停地吧嗒……

  “娘,瓦罐里还有野菜汤,明天我进山一趟!”

  姚山杏充耳未闻,神色没有产生一点儿波动,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吧嗒嘴的麦冬身上。

第9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

  桔梗靠坐在半壁石墙下,仔细回想着以前跟爹一起进山的路线。

  李家祠位于鹿头山脉下,鹿头山脉全长两百多公里,宽度二十多公里。

  李家祠由上李村、李家村、下李村组成,桔梗家所在的是李家村。

  祖上是明中期的举人,为躲避战争迁居于此。

  李家祠八成的李姓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年代久远,但一直遵循一条祖训。

  同姓人不通婚!

  村外是一条经年不断流的小鹿河,是山脚下的村民赖以生存的河流。

  想明白了的桔梗,也不再坐着,而是去将拔的杂草摊开晒在石台上。

  李德才两家人过来的时候,便见桔梗一人在太阳下忙得满头大汗,姚山杏抱着小儿子躲在断墙的阴影里。

  “呵,还没傻到家嘛!”刘春香不屑地道。

  她不明白,一个当娘的是怎么做到姚山杏那样视而不见的。

  李德才、李德天领着四个壮劳力,用他们带来的材料开始砌墙、盖房……

  “桔梗,你歇会儿!”

  刘春香一把拉过桔梗,她实在是看不过眼。

  今天不好好地教训姚山杏一通,她就不姓刘!

  “三奶奶,我不累!

  我再去捡点儿柴回来!”

  桔梗哪坐得住,家里啥啥都缺,总不能一辈子依靠别人。

  刘春香见桔梗背上背篓走了,袖子一挽朝姚山杏走去……

  当桔梗背着冒尖的一背篓枯叶、细枝回来的时候,新房子已经在盖顶了。

  更奇怪的是她娘在帮着递稻草!

  桔梗惊讶得张大嘴,不知所措地看看房顶,又看看她娘……

  “高兴傻了吧!还不快把柴放下。”刘春香抱着清洗一通的麦冬,打趣道。

  “嘭~”

  桔梗扔下背篓,靠在刘春香腰上。

  “三奶奶,谢谢你!”

  “哎哟,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多虱子蛋。

  五弟妹,快过来给桔梗把头发全剪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哦!

  家里的衣服、被子要统统烧水烫,再晾到太阳底下暴晒。

  不然,到了冬天不得满屋子爬啊!”

  刘春香又不满地瞪一眼姚山杏,就是被敲打少了。

  等房子落成,桔梗也变成了一个假小子,比男子还短的寸发。

  虽然不怎么齐整,但总比她那一头的枯草鸡窝好看很多。

  许是因为分出来有了精气神,双眼亮晶晶的,脸上也有笑意。

  “哎呀,咱们桔梗是一个俊小子!”

  左三妮左右看都觉得还是她的手艺好,要是这孩子真是一个男娃该多好。

  看看这一天的处事,长大了肯定是个有出息的,跟她爹一样机灵。

  “嘿~嘿!真的吗?”

  “真的真的!”

  桔梗开心地顶着新鲜出炉的假小子头继续去捡柴,烈日下也没人到这边来,正好便宜了她。

  夕阳西下时,半坡上的房子全部建成,屋外搭了一个简易灶棚。

  简单的四个柱子靠着一面墙搭成的,顶上也盖的稻草。

  里面有一个新砌好的两眼土灶,新鲜的湿泥看在桔梗眼里却特别可爱。

  但现在灶还不能用,家里也没那么大的瓦罐。

  虽然简陋

猜你喜欢

推荐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