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珍小说全文(重生农家极品小姑)精选知乎免费小说_顾明珍小说全文最新章节列表
家里每个人都满意了,于是这顿饭吃的还算其乐融融。
等到收拾碗筷后,在院里乘凉时,顾明珍看见简清嵘坐在一边,表情有些沉重,仿佛在想什么事情。
想起自己好久都没有和简清嵘单独相处过了,于是顾明珍让简清嵘陪着自己到处去走走,顺便看看村子里的土茯苓收的怎么样了。
但凡有点眼力劲儿的都知道是小两口想出去单独走走呢,尤其是齐雨桐,还露出了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简清嵘自然有无不应,两人很快就走在了乡间小路上。
“最近是不是不开心啊?”顾明珍试着问。
“还行。”简清嵘也没有选择瞒着顾明珍:“就是想自己是不是应该找点事情来做。”
他现在天天帮着收药材卖药材,虽然有事情做,但是感觉心里不得劲。
余绯也能明白,毕竟他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之前还在仰天窝的时候,说到以后,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还在读书。
最近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在逃荒的时候当然不可能还想着读书。但是现在安定下来这么久了,他心里难免惦记着这件事。
仔细想想,现在时机也合适了。家里的银子也挺宽裕,想读书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顾明珍自己还有私房钱呢。
“清嵘,你要是想读书的话,我支持你。”她直接说:
“就是不知道现在淮州县城哪里有买书的地方,到时候咱们一起进城,你有什么想买的书,咱们就去买。”
这话落在简清嵘耳朵里,不亚于天籁之音。
他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将顾明珍抱在怀里,苦笑道:
“不了,我只是想着找点其他事情,或者私塾先生之类……咱们现在才安定下来,还没有多余的银子,要是我拿去买书,家里又要捉襟见肘了 现在想象还是算了。”
“还是谢谢你这么为我考虑。”
要么人家为什么说养一个读书人难呢?
在现在这个时代,读书是能跨越阶级的。

哪怕只是普通的耕读之家,要是家里的读书人争气,很有可能让这个家改头换面,一跃成为当朝新贵。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重视教育,每次的科举都有寒门子弟及第,真正让整个家族光耀门楣。
所以,正是因为这个极具迷惑的可能,让无数庄稼人在发现自己孩子有读书天赋之后,卖田都要让儿子去读书。
这必须得家里的田够多,要是家里的田地不够,卖了田一家子就没了生活来源,最后去读书的孩子还是只能辍学。
家里的壮劳力也一定要多,要是家里儿子多,走了一个,其他兄弟还能包忙把这个家支撑起来,这点从顾家就能看出来。
顾明跃去读书了,家里其他四个兄弟帮着爹娘干活,一家子还红红火火。
第289章 这个女婿没看错
这两个条件看似不多,但是却极难满足。
所以耕读之家能出头的读书人极少,之前简清嵘也不是没听自己父亲说过真相。
简清嵘的父亲是十里八乡第一个举人,当时他在考上秀才后失去双亲,家里几乎薄面都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能支持他去继续考学。
但是村子里的人都感念他,知道他是个好人,而且哪个村子里要是出个读书人,十里八乡都有脸面。
何况这还不是普通读书人,这要是再能考上,那就是举人老爷了!
村子里的族长于是自发组织了村民们,凑了一些银两让他去继续考学。最终在当年的宫闱中得到了举人的名次,
简父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当了秀才也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和乡邻的关系处的极好。却不想英年早逝……
当然,这些事情也能从侧面证明,想要在一个普通的庄稼人家庭读书出头,是很难的。
凡是读书人,热爱读书的人,谁没有一个为家族争光的梦想?
只是这种读书的想法还是要靠着天时地利人和,就比如他现在,他继承了简父的聪慧,但是却没有简父那会儿的时运了。
现在已经赶上荒年了,这种时候能吃饱穿暖都要偷笑,哪里还有什么闲钱去买书?
何况书是一笔大开销,还要笔墨纸砚练习,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即便是最便宜的,那每月也至少是一两银子的花费。
有些人家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存下这么多银子。
顾明珍能有这个心对自己这么好,简清嵘已经很满足了。
至少证明在自己未来妻子的眼中,自己很重要。
现在只要他能出去找个职务,为家里分担一些也是好的。
百转千回间,简清嵘就想了这么多。
他虽然没说出来,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表现,顾明珍也能大致猜出来。
当即有些无奈的笑了。
或许对于仰天窝其他人家来说,现在家里的确是捉襟见肘,要不是因为卖了土茯苓身上稍微有点银子,现在还身无分文呢。
但是对于顾家,尤其是对于顾明珍来说,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首先她是一个有私房钱的人,其次她是一个有系统的人。
简清嵘又不是有什么不良嗜好,仅仅只是想去读书,这点想法怎么可能不满足呢?
“你别管了,我还有银子,到时候我们去找书店就成了。”
说完这些,不等简清嵘开口拒绝,余绯就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
简清嵘于是就知道顾明珍是执意如此,自己无法改变了。
他心下说不感动那是假的。但是肉麻的话也实在是说不出来,只能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不会辜负顾明珍。
这本来就是个家里人都呵护,且极为美好的女子。
——
就这样,顾家人都各司其职,其他人在外面抢收土茯苓的时候,顾老头就在家里编制栅栏。
当然,顾明才这天没有跟着一起去收土茯苓,而是准备带着刘秀芳进城。
刘秀